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已知A、B、C、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阳离子核外无电子;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C与B同周期,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D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有8种运动状态的电子;E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F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轨道为半充满;请回答下列问题:
(1)C、D、E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S(填元素符号);ED42-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ED32-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2)离子化合物CA5的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有ABD.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配位键      D.金属键
(3)金属配合物F(BD)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5.
(4)C2D分子中含有σ键和π键数目比是1:1.
(5)FD晶胞结构如图所示,FD晶体中F2+配位数为6,若该晶胞边长为a cm,则该晶体密度为$\frac{288}{{N}_{A}×{a}^{3}}$g/cm3

分析 A、B、C、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阳离子核外无电子,则A为H元素;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则B为碳元素;C与B同周期,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故C为N元素;D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有8种运动状态的电子,则D为O元素;F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轨道为半充满,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则F为Fe;E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最外层电子数为6,原子序数小于Fe,则E为S元素.

解答 解:A、B、C、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阳离子核外无电子,则A为H元素;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则B为碳元素;C与B同周期,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故C为N元素;D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有8种运动状态的电子,则D为O元素;F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轨道为半充满,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则F为Fe;E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最外层电子数为6,原子序数小于Fe,则E为S元素.
(2)氮元素原子2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氧元素的,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N>O>S,SO42-中S原子孤电子对数=$\frac{6+2-2×4}{2}$=0,价层电子对数=4+0=4,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SO32-中S原子孤电子对数=$\frac{6+2-2×3}{2}$=1,杂化轨道数目=3+1=4,S原子采取sp3杂化,
故答案为:N>O>S;正四面体;sp3
(2)离子化合物CA5为NH4H,铵根离子与氢负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铵根离子中含有配位键、极性键,
故选:ABD;
(3)金属配合物Fe(CO)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Fe原子价电子水为8,则8+2n=18,故n=5,
故答案为:5;
(4)N2O分子与CO2核外等电子体,结构式为N=N=O,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比是1:1,
故答案为:1:1;
(5)FD晶胞结构如图所示,FeO晶体中O2-、Fe2+为1:1,O2-的配位数为6,则Fe2+配位数为6,晶胞中O2-离子数目为1+12×$\frac{1}{4}$=4,则Fe2+的数目也是4,晶胞质量为4×$\frac{72}{{N}_{A}}$g,若该晶胞边长为a cm,则该晶体密度为4×$\frac{72}{{N}_{A}}$g÷(a cm)3=$\frac{288}{{N}_{A}×{a}^{3}}$g/cm3
故答案为:6;$\frac{288}{{N}_{A}×{a}^{3}}$.

点评 本题是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查,涉及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杂化方式与空间构型判断、化学键、晶胞计算等,(4)中注意利用等电子体判断一氧化二氮的结构,理解同周期第一电离能异常原因,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次硫酸氢钠甲醛(NaHSO2•HCHO•2H2O) 俗称吊块,在印染、医药以及原子能工业中应用广泛.实验室以Na2SO3、SO2、HCHO和锌粉为原料,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SO2+Na2SO3+H2O═2NaHSO3
NaHSO3+Zn+HCHO+3H2O═NaHSO2•HCHO•2H2O+Zn(OH)2
已知:次硫酸氢钠甲醛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具有强还原性,且在120℃以上发生分解;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三颈烧瓶中加入一定量Na2SO3和水,搅拌溶解,缓慢通入SO2,至溶液pH约为4,制得NaHSO3溶液.
步骤2:将装置A中导气管换成橡皮塞.向三颈烧瓶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和一定量37%甲醛溶液,在80℃~90℃下,反应约3h.趁热过滤,温水洗涤.
步骤3:①将滤液真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②往滤液中加入适量乙醇,析出晶体,过滤;③合并滤渣,乙醇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1)仪器C的名称冷凝管.
(2)装置A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增大二氧化硫气体和Na2SO3液体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装置B 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并阻止空气进入装置A.
(3)①步骤2中,反应生成的Zn(OH)2 会覆盖在锌粉表面阻止反应进行,防止该现象发生的措施是搅拌;
②步骤2中,应采用何种加热方式水浴加热;
③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多余的锌粉和生成的氢氧化锌,防止硫酸氢钠甲醛冷却结晶,造成损失.
(4)步骤3的①中不在敞口容器中蒸发浓缩的原因是防止产物被空气氧化;步骤3的②中加入乙醇,有晶体析出的原因是加入乙醇降低了次硫酸氢钠甲醛的溶解度,从而析出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一定温度下,某可逆反应aA(s)+bB(g)?cC(g)在一密闭的容器中达到平衡,如果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c,则t0时可能是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B.若a+b=c,则t0时不可能是加入催化剂
C.若a+b≠c,则t0时只可能是加入催化剂
D.若a+b≠c,则t0时有可能是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各组物质中比值为2:1的是(  )
A.pH均为12的烧碱溶液与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B.(NH42SO4溶液中c(NH4+)与c(SO42-)之比
C.0.2mol/L的CH3COOH溶液与0.1mol/L和CH3COOH溶液中c(H+)之比
D.0.2mol/L的HCl与0.1mol/LHNO3溶液中n(H+)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常温下,向1L0.1mol•L-1NH4Cl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NaOH后,NH4+与NH3•H2O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不考虑体积变化和氨的挥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小
B.在M点时,n(OH-)-n(H+)=(a-0.05)mol
C.随着NaOH的加入,$\frac{c({H}^{+})}{c(N{H}_{4}^{+})}$不断增大
D.当n(NaOH)=0.1mol时,c(OH-)>c(Cl-)-c(N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向300mL KOH溶液中缓慢通入2.24L(标准状况下)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蒸干溶液,得到11.9g白色固体.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此白色固体不可能是KHCO3和KOH的混合物
B.此白色固体中含有K2CO36.90g
C.原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00 mol•L-1
D.此白色固体可能为KOH和K2CO3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硅烷是一种无色、与空气反应并会引起窒息的气体.其分子结构和CH4相似,但Si-H键键能比C-H键键能低.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SiH4分子呈正四面体形
B.SiH4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C.因为Si-H键键能比C-H键键能低,所以SiH4沸点低于CH4沸点
D.SiH4分子稳定性低于CH4分子,因为C-H键键能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  )
A.NH4+、Al3+、SO42-、NO3-B.K+、Na+、NO3-、AlO2-
C.K+、MnO4-、NH4+、NO3-D.Fe2+、K+、SO4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