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实验室由含铁废铜为原料生产胆矾(CuSO4•5H2O)和石膏(CaSO4•2H2O)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相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见下表.
温度(℃)20406080100
石膏0.320.260.150.110.07
胆矾3244.661.883.811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褐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Fe(OH)3(写化学式).
(2)在进行操作I时的最佳温度是100℃.
(3)从溶液中分离出产品Ⅱ的操作Ⅱ应为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4)取样检验步骤中检验的是Fe3+,检验Fe3+最灵敏的试剂是大家熟知的KSCN,可以检验痕量的Fe3+.还可用KI来检验:2Fe3++2I-?2Fe2++I2,有资料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可逆反应.Fe3+与I-反应后的溶液显深红色,它是I2溶于KI溶液的颜色.为探究该深红色溶液中是否含Fe3+,进而证明这是否是一个可逆反应,试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用品及以下试剂设计方案并填写位于答题卷的下表.0.1mol/L的FeCl3、KI、KSCN、NaOH、
H2SO4、KMnO4溶液,CCl4,蒸馏水.
编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FeCl3溶液和过量
(填少量、过量)的KI溶液.
深红色如期出现
将试管中的混合溶液转移至分液漏斗
(填仪器)中,倒入一定量的CCl4
塞住活塞,充分振荡(萃取),静置.
液体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
打开活塞,先放出下层液体,再从分液漏斗的上口中倒出水层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则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Fe3+,进而证明这的确是一个可逆反应;反之则不含Fe3+,进而证明不是一个可逆反应

分析 含铁的废铜为原料加入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溶解后得到浸出液,在浸出液中主要含有Cu2+、Fe3+、H+、SO42-,加入石灰浆调节溶液PH沉淀铁离子,过滤得到红褐色滤渣为氢氧化铁沉淀,依据石膏和蓝矾的溶解度,控制100°C,滤液中析出石膏,滤液中主要为硫酸铜,通过加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铜晶体;
(1)由工艺流程图转化关系可知,红褐色滤渣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铁;
(2)由表中溶解度关系可知,胆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而石膏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降低,所以应控制在较高的温度,物质分离较完全,制备的胆矾较纯;
(3)从溶液中分离出硫酸铜晶体应为将热溶液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4)证明2Fe3++2I-?2Fe2++I2是可逆反应,可在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将反应后的液体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四氯化碳萃取,如液体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说明生成I2,再加入KSCN,如深红色如期出现,说明含有Fe3+,为可逆反应,否则不是可逆反应.

解答 解:含铁的废铜为原料加入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溶解后得到浸出液,在浸出液中主要含有Cu2+、Fe3+、H+、SO42-,加入石灰浆调节溶液PH沉淀铁离子,过滤得到红褐色滤渣为氢氧化铁沉淀,依据石膏和蓝矾的溶解度,控制100°C,滤液中析出石膏,滤液中主要为硫酸铜,通过加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铜晶体;
(1)由工艺流程图转化关系可知,浸出液中加入石灰浆调节pH值,铁离子转化为Fe(OH)3沉淀析出,红褐色滤渣的主要成分为Fe(OH)3
故答案为:Fe(OH)3
(2)由表中溶解度关系可知,胆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而石膏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降低,所以应控制在较高的温度,温度应该控制在100℃,制备的胆矾相对较纯;
故答案为:100;
(3)从溶液中分离出硫酸铜晶体应为将热溶液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故答案为:冷却结晶;洗涤;
(4)证明2Fe3++2I-?2Fe2++I2是可逆反应,可在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将反应后的液体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四氯化碳萃取,如液体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说明生成I2,再加入KSCN,如深红色如期出现,说明含有Fe3+,为可逆反应,否则不是可逆反应,故答案为:

编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过量
分液漏斗;CCl4;塞住活塞,充分振荡(萃取),静置液体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
打开活塞,先放出下层液体,再从分液漏斗的上口中倒出水层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则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Fe3+,进而证明这的确是一个可逆反应;反之则不含Fe3+,进而证明不是一个可逆反应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工艺流程的理解、阅读题目获取信息能力、物质分离提纯等基本操作、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分析恒容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实验设计等,难度中等,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实验基础知识和灵活应用信息、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所示:
①A+B→C+E                  
②C+NaOH→蓝色沉淀D+F
③D$\stackrel{△}{→}$A+E                    
④F+Ba(NO32→白色沉淀+NaNO3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ACuOBH2SO4CCuSO4DCu(OH)2EH2OFNa2SO4
(2)写出①②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①CuO+2H+=Cu2++H2O
②Cu2++2OH-=Cu(OH)2
④Ba2++SO42-=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必须隔绝空气密封保存的是(  )
①Na ②镁条 ③石灰水④NaOH ⑤Na2CO3•10H2O ⑥NaCl.
A.①②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已知有下列反应:5HSO3-+2IO3-=5SO42-+I2+3H++H2O…①
H2O+HSO3-+I2=SO42-+2I-+3H+…②
IO3-+I-+H+=I2+H2O(未配平)…③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填离子或分子,下同)IO3->I2>SO42-;还原剂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SO3->I2>I-
(2)反应③配平的离子方程式为IO3-+5I-+6H+=3I2+3H2O.
(3)在含3mol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含1molKIO3的溶液,反应完全后,混合溶液中所含的阴离子有I-、SO4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mol,若要使溶液中的n(I2)最大,则需滴加n(IO3-)对应的最小值为1.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
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160g/L NaOH溶液是指160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160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mol/L.若要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密度 (用文字说明).
(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稀释ClO2,防止ClO2分解爆炸(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c.将NaClO3氧化成ClO2
(3)发生器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SO2═2ClO2+Na2SO4,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O2+2NaOH+H2O2═2NaClO2+O2↑+2H2O.
(4)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连续检验溶液的pH值.
(5)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bed (选填序号).
a.蒸馏    b.蒸发    c.灼烧    d.过滤    e.冷却结晶
要得到更纯的NaClO2•3H2O晶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重结晶(填操作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CO2和CH4均为温室气体,若得以综合利用,对于温室气体的整治具有重大意义.
(1)已知:CO2(g)+CH4(g)═2CO(g)+2H2(g)△H═+247.3kJ/mol 
CH4(g)═C(s)+2H2 (g)△H═+75KJ/mol
反应2CO(g)?C(s)+CO2(g)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该反应中△H<0,△S<0,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
(2)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是CO(g)+2H2(g)═CH3OH(g).压强为P1时,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人b mol CO和2b mol H2,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
①该反应属于放(填“吸”或“放”)热反应;
P1<P2(填“>”、“<”或“=”).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4}{{b}^{2}}$(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
②若200℃时,上述反应经过tmin达到平衡,则该时间段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frac{b}{2t}$mol/(L.min).
(3)以渗透于多孔基质的惰性导电物质材料为电极,用35%~50%KOH为电解液,甲烷和空气为原料,构成碱性燃料电池,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32-+7H2O
(4)以甲烷燃料电池做电源,用如图2所示装置,在实验室中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沉淀产生的原因是Al3++3HCO3-═Al(OH)3↓+3CO2↑.
(5)已知25℃时,Al(OH)3的Ksp=8.0×10 -33.若使某铝盐溶液中的Al3+降至1.0×10-6 mol.L-l时,则需调节溶液的pH至5.3  (已知lg5=0.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硫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种煤炭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成固定下来,但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aSO4(s)+CO(g)?CaO(s)+SO2(g)+CO2(g)△=+210.5kJ•mol-1
②$\frac{1}{4}$CaSO4(s)+CO(g)?$\frac{1}{4}$CaS(s)+CO2(g)△=-47.3kJ•mol-1
反应:CaO(s)+3CO(g)+SO2(g)?CaS(s)+3CO2(g)△H=-399.7kJ•mol-1
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frac{{c}^{3}(C{O}_{2})}{{c}^{3}(CO)c(S{O}_{2})}$.
(2)图1为密闭容器中H2S气体分解生产H2和S2(g)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图1中压强P1、P2、P3的大小顺序为P1<P2<P3,理由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增大压强,平衡逆向进行,该反应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为K(T1)<K(T2)(“>”“=”或“<”),理由是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进行,平衡常数增大
(3)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反应:2SO2(g)+O2(g)?2SO3△H<0
①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2,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15-20min和25-30min时间段所示
②据图2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大氧气的浓度(用文字表达):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B(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2的物质的量
(4)烟气中SO2可用某浓度NaOH溶液吸收得到Na2SO3和NaHSO3混合溶液,且所得溶液呈中性,该溶液中c(Na+)=2c(SO32-)+c(HSO3-)(用含硫微粒浓度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用0.1mol•L-1的盐酸滴定25.00mLNa2CO3溶液,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的浓度为0.2mol•L-1
B.当V(盐酸)=0时,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
C.当V(盐酸)=25.00mL时,溶液中:c(Cl-)>c(HCO3-)>c(CO32-)>c(H2CO3
D.当V(盐酸)=50.00mL时,溶液中:c(Na+)+c(H+)=c(OH-)+c(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可用于环境和食品消毒.盛放过氧化氢溶液的试剂瓶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