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离子(或物质)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A.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溶液中含有K+
B.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溶液中含有SO42ˉ
C.用一束光照射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都出现丁达尔现象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再加热,若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溶液中肯定有NH4+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高二上期中理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SO2为0.4 mol/L,O2为0.2 mol/L B.SO3为0.4 mol/L
C.SO2为0.25 mol/L D.SO2、SO3均为0.15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等五校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A、B、C、D为四种可溶性的盐,它们包含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为Ba2+、Ag+、Na+、Cu2+和NO3﹣、SO42﹣、Cl﹣、CO32﹣(离子在物质中不能重复出现)。
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②若向①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B盐的溶液有沉淀生成,D盐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根据①②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
(1)A B ;
(2)写出盐酸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将含相同物质的量A、B、C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在此溶液中加入锌粒,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C溶液中阴离子的检验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等五校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101KPa时,16g 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1 mol NH3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7NA
C.11.2 L O2和N2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金属铁与稀盐酸反应当产生0.1 mol H2时转移电子数为0.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等五校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 不慎将浓碱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D. 实验室中酒精燃烧,小面积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江阴市四校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0.5 mol锌粒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11.2 L H2
B.标准状况下,18g的H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C.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D.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江阴市四校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胶体是纯净物,其它分散系是混合物 B.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D.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江阴市四校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1一氯丙烷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CH3CH2CH2Cl+NaOHCH3CH=CH2↑+NaCl+H2O
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2C6H5O-+CO2+H2O→2C6H5OH+CO32-
C.乙醛溶液中加入新制碱性Cu(OH)2悬浊液并加热
CH3CHO+2Cu(OH)2+OH-CH3COO-+Cu2O↓+3H2O
D.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CO32-+2CH3COOH===CO2↑+H2O+2CH3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离子反应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其中c(NH4+)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还原产物是N2
B.消耗1 mol氧化剂,转移电子3 mol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