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据报道,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其反应方程如下:2CO2(g)+6H2(g)?CH3CH2OH(g)+3H2O(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B.由反应需在300℃进行,可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增大原料气中CO2的百分含量,可以提高H2的转化率
D.70MPa的压力,不仅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产出,还可以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

分析 根据催化剂、温度、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来分析解答,并注意吸热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无关,
A.催化剂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B.反应需在300℃进行是为了获得较快的反应速率,催化剂活性大;
C.两种反应物增大一种物质的量会提高另一种物质转化率,本身转化率降低;
D.反应前后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

解答 解:A.因催化剂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进行,则在一定时间内提高了生产效率,故A正确;
B.反应需在300℃进行是为了获得较快的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故B错误;
C.充入大量CO2气体,能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H2的转化率,故C正确;
D.从平衡混合物中及时分离出产物,使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CO2和H2的转化率,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易错点为利用化学平衡知识判断反应吸热还是放热时,一定要注意温度的变化使反应正向移动还是逆向移动,倘若给出的信息为温度条件则无法判断,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而吸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两个连通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体积相同)各充入一定量NO和O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已知2NO+O2═2NO2,打开活塞,使NO与O2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相同B.反应开始后NO室压强减小
C.最终容器内密度与原来相同D.最终容器内仍然有O2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完成下列问题(1)
①用18.00mol•L-1的浓硫酸配制2.00mol•L-1的稀硫酸100mL,需要用量筒量取11.1mL的18.00mol•L-1的浓硫酸
②若在操作中没有把少量洗涤烧杯的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会使所配稀硫酸溶液的浓度偏低(填“偏大”或“偏小”“无影响”)
③若量取浓溶液时俯视量筒会使所配稀硫酸溶液的浓度偏低
(2)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O2和O3两种同素异形体,现有等质量的O2和O3,它们的
①物质的量之比为3:2
②所含原子数之比为1:1
③在相同状况下的体枳之比为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对下列由电极和电解质溶液构成的装置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X、M、Q分别是H2SO4、Pb和PbO2,a、b连接后两极都有PbSO4生成
B.若X、M、Q分别是滴加酚酞的Na2SO4、C和Fe,a、b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则通电后Q周围溶液颜色变红
C.若X、M、Q分别CuSO4、Cu和Fe,a、b分别连接电源的正、,则可在铁上镀铜
D.若X、M、Q分别是NaCl、C和Fe,则a、b连接后,M电极上有气体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向其中滴加0.1mol/LKOH溶液.整个实验过程溶液中c(O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次氯酸分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分子有H2O、HClO、HCl、Cl2
B.b点对应溶液中:c(H+)>c(Cl-)>c(HClO)>c(ClO-)>c(OH-
C.c点对应溶液中:c(K+)=c(Cl-)+c(ClO-)+c(HClO)
D.实验过程中可以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小组同学设想用如图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氧气、氢气、硫酸和氢氧化钾.
(1)X极与电源的正极(填“正”或“负”)极相连,氢气从C(填“A”、“B”、“C”或“D”)口导出.
(2)离子交换膜只允许一类离子通过,则M为阴离子(填“阴离子”或“阳离子”)
(3)若将制得的氢气、氧气和氢氧化钾溶液组合为氢氧燃料电池(石墨为电极),则电池负极的反应式为H2-2e-+2OH-═2H2O.
(4)若在标准状况下制得11.2L氢气,则生成硫酸的质量是49g,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pH=x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x,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
A.K2SO4B.H2SO4C.Ba(OH)2D.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向体积为2L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X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2X(g)?Y(g)+3Z(g)
(1)经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则用Y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速率为0.03mol/(L•min).
(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丙、丁四个同样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同一段时间内测得容器内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X)=3.5mol/(L•min);  乙v(Y)=2mol/(L•min);
丙v(Z)=4.5mol/(L•min); 丁v(X)=0.075mol/(L•s).
若其它条件相同,温度不同,则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丁>乙>甲>丙(填序号).
(3)若向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充入氩气,则平衡向不移动(填“左“或“右“或“不移动“);若向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移走部分混合气体,则平衡向右(填“左“或“右“或“不移动“).
(4)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达到(1)所述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molX气体,则平衡后X的转化率 (4)与 (1)的平衡中的X的转化率相比较D.
A.无法确定    B.(4)一定大于 (1)C. (4)一定等于 (1)D. (4)一定小于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碳”属于“纳米材料”,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B.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是因为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
C.表面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至熔化也不滴落是因为表面生成了熔点很高的氧化铝薄膜包裹在铝的外面
D.氨很容易液化,液化时放热,液化后得到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