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现象体现了硫酸的哪些性质?,将编号填在横线上.
A、酸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   D、强氧化性  E、难挥发性
(1)把浓硫酸滴入放在蒸发皿里的蔗糖上,蔗糖就会炭化变黑C
(2)把锌粒放入稀硫酸里,会产生氢气A
(3)把铜片放入浓硫酸里并加热,会产生SO2AD.

分析 (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够使有机物脱水;
(2)锌粒放入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依据硫元素化合价变化解答;
(3)把铜片放入浓硫酸里并加热,会产生SO2和硫酸铜、水,依据产物及硫元素化合价变化解答;

解答 解:(1)把浓硫酸滴入放在蒸发皿里的蔗糖上,蔗糖就会炭化变黑,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
故答案为:C;
(2)锌粒放入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中硫酸中的硫元素化合价不变,体现硫酸的酸性,故答案为:A;
(3)把铜片放入浓硫酸里并加热,会产生SO2和硫酸铜、水,硫元素化合价部分降低,部分不变,硫酸表现强氧化性,酸性;
故答案为:A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硫酸的性质,明确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脱水性、吸水性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脱水性与吸水性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CaCO3(s)═CaO+CO2(g)△H=+177.7kJ
②C(s)+H2O(s)═CO(g)+H2(g)△H=-131.3kJ•mol-1
③$\frac{1}{2}$H2SO4(1)+NaOH(1)═$\frac{1}{2}$Na2SO4(1)+H2O(1)△H=-57.3kJ•mol-1
④C(s)+O2(g)═CO2(g)△H=-393.5kJ•mol-1
⑤CO(g)+$\frac{1}{2}$O2(g)═CO2(g)△H=-283kJ•mol-1
⑥HNO3(aq)+NaOH(aq)═NaNO3(aq)+H2O(1)△H=-57.3kJ•mol-1
⑦2H2(g)+O2(g)═2H2O(1)△H=-517.6kJ•mol-1
(1)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有①②③,不正确的理由分别是①中CaO没标状态,△H单位应该为KJ/mol,②H2O的状态应为“g”,△H=+131.3KJ/mol,③除H2O外其它物质的状态不是“l”应为“aq”.
(2)根据上述信息,写出C转化为CO的热化学方程式:C(s)+$\frac{1}{2}$O2(g)=CO(g);△H=-110.5KJ/mol.
(3)上述反应中,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有④⑤;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有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生命中无时无刻不进行着许许多多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和身体的需要而灵活控制、自动调节,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持续,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酶.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选择性和专一性
C.高温或紫外线的照射会降低酶的活性
D.酶通常在强酸或强碱的条件下发挥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将 4mol A 气体和 2mol B 气体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H<0.   4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 C 的浓度为0.6mo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4 s(秒)时B的浓度为0.3 mol•L-1
B.4s内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5 mol•L-1•s-1
C.达平衡后B的转化率为30%
D.达平衡后若通入一定量氦气,A的转化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铁粉加入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必有铁
B.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浓度均降低
C.将CO2气体分别通入BaCl2溶液、Ba(NO32溶液中,最终都有沉淀生成
D.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可将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的混合物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25℃时,若10mL pH=a的盐酸与100mL pH=b的Ba(OH)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a+b的值为(  )
A.14B.15C.13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银片上:2Ag+2H+=2Ag++H2
B.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6H+=2Fe3++3H2O
C.碳酸钙溶于醋酸溶液中:CaCO3+2H+=Ca2++CO2↑+H2O
D.澄清石灰水与稀硝酸反应:Ca(OH)2+2H+=Ca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探究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模拟工业生产进行制备三氯乙醛(CCl3CHO)的实验.查阅资料,有关信息如下:
①制备反应原理:C2H5OH+4Cl2→CCl3CHO+5HCl
可能发生的副反应:C2H5OH+HCl→C2H5Cl+H2O
CCl3CHO+HClO→CCl3COOH+HCl(三氯乙酸)
②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部分物理性质:
C2H5OHCCl3CHOCCl3COOHC2H5Cl
相对分子质量46147.5163.564.5
熔点/℃-114.1-57.558-138.7
沸点/℃78.397.819812.3
溶解性与水互溶可溶于水、乙醇可溶于水、乙醇、三氯乙醛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1)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装置B中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若撤去装置B,可能导致装置D中副产物C2H5Cl(填化学式)的量增加;装置D可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以控制反应温度在70℃左右.
(3)装置中球形冷凝管的作用为冷凝回流 写出E中所有可能发生的无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H++OH-=H2O.
(4)反应结束后,有人提出先将D中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再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CCl3COOH.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不可行,CCl3COOH溶于乙醇与CCl3CHO,
(5)测定产品纯度:称取产品0.40g配成待测溶液,加入0.1000mol•L-1碘标准溶液20.00mL,再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反应完全后,加盐酸调节溶液的pH,立即用0.0200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三次平行实验,测得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则产品的纯度为66.4%.(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滴定的反应原理:CCl3CHO+OH-═CHCl3+HCOO-
HCOO-+I2═H++2I-+CO2
I2+2S2O32-═2I-+S4O62-
(6)为证明三氯乙酸的酸性比乙酸强,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abc
a.分别测定0.1mol•L-1两种酸溶液的pH,三氯乙酸的pH较小
b.用仪器测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氯乙酸和乙酸溶液的导电性,测得乙酸溶液的导电性弱
c.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酸的钠盐溶液的pH,乙酸钠溶液的pH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有如下物质:下列物质中:①Mg ②氯化氢 ③干冰 ④水 ⑤BaSO4⑥氢氧化钠⑦盐酸 ⑧硝酸 ⑨乙醇 ⑩氯化铁溶液
(1)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④⑤⑥⑧;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⑨;
(3)属于强电解质的是②⑤⑥⑧;
(4)向其中一种物质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到既有无色气泡产生,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反应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Fe3++3OH-═Fe(OH)3↓;
(5)将其中一种物质滴加到沸腾的水中,会得到红褐色的液体,下列性质中,可证明该液体为胶体的方法是a(填序号,下同),可去除Fe(OH)3胶体中的离子,净化胶体的是操作为d.
a.丁达尔效应       b.电泳      c.聚沉    d.渗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