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IA0
1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2
3
(1)下列事实能证明②的非金属性比⑦强的是CD
A.Na2CO3+SiO2$\frac{\underline{\;高温\;}}{\;}$Na2SiO3+CO2↑ 
B.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 Si+2CO↑
C.Na2SiO3+CO2+2H2O═H2SiO3↓+Na2CO3
D.CH4比SiH4稳定
(2)①、④、⑤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所含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
(3)④、⑤、⑥所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O2->Na+>Al3+.(用元素符号表示)
(4)①、②、⑧三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11:5:1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中含有两个-CH3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5)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②、③、⑦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
①溶液a和b分别为硝酸,饱和NaHCO3溶液.
②溶液c中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CO2+H2O=H2SiO3↓+CO32-或SiO32-+2CO2+2H2O=H2SiO3↓+2HCO3-

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Cl.
(1)可以利用氢化物稳定性、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等判断非金属性强弱;
(2)①、④、⑤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为NaOH;
(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4)①、②、⑧三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11:5:1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为C5H11Cl,可以看作戊烷被氯原子取代;
(5)利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证明碳、氮、硅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溶液a为硝酸,固体a为碳酸盐,溶液b为饱和NaHCO3溶液,除去挥发出的硝酸,溶液c为硅酸钠溶液.

解答 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Cl.
(1)A.Na2CO3+SiO2$\frac{\underline{\;高温\;}}{\;}$Na2SiO3+CO2↑ 为高温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比较非金属性,故A错误;
B.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 Si+2CO↑中C的还原性大于Si的还原性,不能比较C、Si的非金属性,故B错误;
C.Na2SiO3+CO2+2H2O═H2SiO3↓+Na2CO3,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可知C的非金属性较强,故C正确;
D.氢化物稳定性与元素非金属性一致,CH4比SiH4稳定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Si的强,故D正确.
故选:CD;
(2)①、④、⑤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为NaOH,含有离子键、共价键,
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
(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O2->Na+>Al3+
故答案为:O2->Na+>Al3+
(4)①、②、⑧三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11:5:1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为C5H11Cl,可以看作戊烷被氯原子取代,含有两个-CH3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ClCH2CH2CH3,CH3CH2CHClCH2CH3,ClCH2CH2CH(CH32,CH3CH2CH(CH3)CH2Cl,
故答案为:4;
(5)利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证明碳、氮、硅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溶液a为硝酸,固体a为碳酸盐,溶液b为饱和NaHCO3溶液,除去挥发出的硝酸,溶液c为硅酸钠溶液,溶液c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iO32-+CO2+H2O=H2SiO3↓+CO32-或SiO32-+2CO2+2H2O=H2SiO3↓+2HCO3-
故答案为:①硝酸;饱和NaHCO3溶液;②SiO32-+CO2+H2O=H2SiO3↓+CO32-或SiO32-+2CO2+2H2O=H2SiO3↓+2HCO3-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结构,掌握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实验事实.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已知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收1.9kJ的热量.
(1)该反应的△H大于0   (填“大于”或“小于”)
(2)对于石墨和金刚石,石墨更稳定.
(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
P4(白磷,s)+5O2(g)═P4O10(s)△H=-a kJ/mol
4P(红磷,s)+5O2(g)═P4O10(s)△H=-b kJ/mol
若a、b均大于零,则a和b的关系为A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分子式为C4H1Cl9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4种B.7种C.9种D.10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1)如图的虚线框中每一列、每一行相当于周期表的每一族和每一周期,但它的列数和行数都多于元素周期表.请在下面的虚线框中用实线画出周期表第一至第六周期的轮廓,并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和第VⅢ族的轮廓

(2)“大爆炸理论”指出:200亿年以前,宇宙中所有物质都包含在一个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的原始核中,由于某种原因它发生了爆炸,首先产生了中子、质子和电子,随后就产生了元素.你由此可知最先产生的元素是氢(填写元素名称),其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的核素的原子符号是${\;}_{1}^{3}$H或T;
(3)甲是一种常见化合物,其化学式为XCl3,x是前四周期中的一种元素.根据你所学知识,将x代表的元素符号,填在周期表的表格对应的位置(要求写出3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金属元素是(  )
A.AlB.SiC.FeD.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作冷冻剂B.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
C.氧气用于气焊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O2在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
B.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
C.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
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A、B、C、D、E、F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可分别与C组成常见化合物AC、AC2、BC、BC2;D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E、F两元素单质的沸点与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图中原子序数连续).
(1)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ⅣA族.
(2)B2的电子式为,化合物AC2的结构式O=C=O;C、D、F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Na+<O2-<Cl-(用离子符号表示).
(3)C、F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的有O3、Cl2、ClO2等(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4)化合物Y由C、E两元素组成,将Y、B单质与A单质按1:1: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得到Z和AC,Z的化学式为AlN.
(5)D的最高价氧化对应水化物可以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OH-+Al(OH)3═Al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实验室用如图方法测定某水样中O2的含量.
(1)实验原理
用如图所示装置,使溶解在水中的O2在碱性条件下将Mn2+氧化成MnO(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2++O2+4OH-=2MnO(OH)2.再用I-将生成的MnO(OH)2再还原为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OH)2+2I-+4H+═Mn2++I2+3H2O然后用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反应方程式为:I2+2Na2S2O3═2NaI+Na2S4O6.(2)实验步骤
①打开止水夹a 和b,从A 处向装置内鼓入过量N2,此操作的目的是赶走装置内空气,避免空气中的O2的干扰;
②用注射器抽取某水样20.00mL从A 处注入锥形瓶;
③再分别从A 处注入含m mol NaOH溶液及过量的MnSO4溶液;
④完成上述操作后,关闭a、b,将锥形瓶中溶液充分振荡;
⑤打开止水夹a、b,分别从A 处注人足量NaI溶液及含n mol H2SO4的硫酸溶液;
⑥重复④的操作.
⑦取下锥形瓶,向其中加入2~3滴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⑧用0.005mol•L-1Na2S2O3 滴定至终点.
(3)数据分析
①若滴定过程中消耗的Na2S2O3 标准溶液体积为3.90mL,则此水样中氧(O2)的含量为7.8mg•L-1(单位:mg•L-1).
②若未用Na2S2O3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则测得水样中O2的含量将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