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两种物质,将产物依次通过如图中A、B装置,经完全吸收后,测得浓硫酸质量增加9g,氢氧化钠溶液增加11g,则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  )
A.C2H2B.C2H5OH 蒸汽
C.CH4D.CH4与H2的混合气体

分析 A具有干燥剂的作用,可吸收水分.其增加了9g,则为水的质量,则可求氢元素的质量;B可以吸收酸性气体,其增加了11g,则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则可求碳元素的质量;由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根据n=$\frac{m}{M}$计算出C、H的物质的量,再计算出二者物质的量之比,根据计算结构进行判断.

解答 解:设该碳氢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xHy
氢元素的质量为9g×$\frac{2}{18}$×100%=1g,物质的量为:$\frac{1g}{1g/mol}$=1mol,
碳元素的质量为11g×$\frac{12}{44}$×100%=3g,其物质的量为:$\frac{3g}{12g/mol}$=0.25mol,
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C、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5mol:1mol=1:4,
选项中满足条件的只有C,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2014年初,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stackrel{催化剂}{?}$2CO2(g)+N2(g).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时,c(CO2)随温度(T)、催化剂的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
①该反应的△H<0(填“>”“<”).
②在T2温度下,0~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0.025mol•L-1•s-1
③当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在图甲中画出c(CO2)在T1、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④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图乙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d(填代号).
(2)已知:CO2(g)+3H2(g)═CH3OH(g)+H2O(g)△H1
2CO(g)+O2(g)═2CO2(g)△H2
2H2(g)+O2(g)═2H2O(g)△H3
则反应CO(g)+2H2(g)═CH3OH(g)的△H=△H1+$\frac{1}{2}$△H2-$\frac{1}{2}$△H3
(3)某实验小组用50mL 0.50mol•L-1 NaOH 溶液和30mL 0.50mol•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数值结果比57.3kJ•mol-1偏小,产生此实验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d.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一次性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100mL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c(HNO3)=0.2mol/L,c(H2SO4)=0.4mol/L,向其中加入2.56g铜粉,微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Cu2+)为(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  )
A.0.40mol/LB.0.30mol/LC.0.075mol/L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H2的质量是1 g
B.1 mol HCl的质量是36.5 g•mol-1
C.Cl2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D.SO42-的摩尔质量是96 g•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已知反应:(1)xFe2++ClO3-+6H+=xFe3++Cl-+3H20
(2)4NH3+5O2=4NO+6H2O
(3)3S+6KOH=2K2S+K2SO3+3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1)中x=6
B.反应(2)中的氧化产物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
C.反应(3)中的氧化剂是S,还原剂是KOH
D.NaClO3、NO、H2O、KOH、K2SO3中均含氧元素,但它们不全为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硝酸铵加热分解可得到N2O和H2O.250℃时,硝酸铵在密闭容器中分解达到平衡,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NO3$\stackrel{△}{?}$N2O+2H2O,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c(N2O)×c2(H2O);若有1mol硝酸铵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4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1)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20mol•L-1NaOH溶液500mL,请回答如表问题:
应称量NaOH的质量/g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
4.0500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托盘天平、胶头滴管
(2)在配制上述溶液时,下列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B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
(3)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向盛有1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过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2C2O4=HC2O4-+CO2↑+H2O.此实验说明乙二酸有酸性,其酸性比碳酸强.
Ⅱ.取某浓度的乙二酸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滴加0.1000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①该滴定过程中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另加指示剂.
②滴至20.00mL时,溶液恰好变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则此乙二酸的浓度为0.2000mol•L-1此实验说明乙二酸具有还原性(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
Ⅲ.该小组同学将2.52g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mL 0.2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反应所得溶液为NaHC2O4溶液,由于HC2O4-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导致溶液中c(H+)>c(OH-),所以溶液呈酸性(用文字简单表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失去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所有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C.做氧化剂的物质不能是还原剂
D.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对应产物是氧化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用废铁屑(含Fe2O3、油污、碳及少量不溶于酸碱的杂质)制取铁红的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浊液B中一定含有常见的难溶物C(填化学式),热碱液的作用除去油污;
(2)溶液C加入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2O2+2Fe2++2H+=2Fe3++2H20;
操作II由浊液E得到80.0g Fe2O3按操作顺序应为:CED→冷却→称量;(选择合适的选项)
A.蒸发      B.烘干     C.过滤      D.灼烧      E.洗涤
(3)在C溶液加入H2O2,加热一段时间后,检验Fe2+已经反应完全的试剂是D;
A.氯水     B.KSCN溶液    C.NaOH溶液    D.KMnO4酸性溶液.
(4)已知:常温下,Ksp[Fe(OH)3]=4.0×10-38;则浊液E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4.0×10-8mol/L;
(5)若原铁屑质量100.0g,含铁元素质量分数70%,得到铁红80.0g,则铁屑中铁的利用率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