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取少量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的 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1)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2)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时,有些同学没有按要求进行,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请你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原因.
①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是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红褐色液体,其原因是FeCl3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太少.
②乙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生成红褐色沉淀,原因是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胶体发生聚沉.
③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生成红褐色沉淀,原因是长时间加热胶体发生聚沉.
(3)丁同学按要求制备了Fe(OH)3胶体,但是他又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H2SO4溶液,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电解质H2SO4使Fe(OH)3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
②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OH)3+3H+═Fe3++3H2O.

分析 (1)胶体具有丁达尔性质,是区别其它分散系的独特性质;
(2)①按照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进行解答;
②胶体遇电解质溶液能产生聚沉;
③制备Fe(OH)3胶体不能长时间加热;
(3)①根据胶体的性质判断,加入稀硫酸产生聚沉现象;
②氢氧化铁胶体聚沉后会产生氢氧化铁沉淀,硫酸和氢氧化铁沉淀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解答 解:(1)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利用此性质来证明此胶体已经制成,当用激光笔照射时,会有一道明亮的光路,
故答案为:丁达尔效应;
(2)①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为: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到红褐色,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FeCl3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太少,无红褐色,
故答案为:红褐色液体; FeCl3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太少;
②自来水生产时需向水中通入氯气,氯气遇水会产生次氯酸HClO,用于消毒,同时生成盐酸,盐酸、HClO电解质电离生成的阴离子Cl-、ClO- 中和了 Fe(OH)3 胶粒所带的正电荷,使胶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形成红褐色沉淀,
故答案为:生成红褐色沉淀;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胶体发生聚沉;
③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当溶液呈红褐色时应停止加热,否则生成的胶体在加热条件下发生聚沉,形成红褐色沉淀,
故答案为:生成红褐色沉淀;长时间加热胶体发生聚沉;
(3)①电解质H2SO4电离出的SO42-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生成红褐色沉淀,
故答案为:电解质H2SO4使Fe(OH)3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
②氢氧化铁胶体聚沉后会产生氢氧化铁沉淀,继续加入硫酸,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OH)3+3H+═Fe3++3H2O,
故答案为:Fe(OH)3+3H+═Fe3++3H2O.

点评 本题考查Fe(OH)3胶体的制备知识,注意氢氧化铁胶体的聚沉以及沉淀的溶解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已知苯甲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有弱酸性,酸性比醋酸强.它可用于制备苯甲酸乙酯和苯甲酸铜.
(一)制备苯甲酸乙酯

沸点(℃)密度(g•cm-3
苯甲酸2491.2659
苯甲酸乙酯212.61.05
乙醇78.50.7893
环己烷80.80.7785
乙醚34.510.7318
环己烷、乙醇和水共沸物62.1
相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表格,实验流程如图1:

(1)制备苯甲酸乙酯,装置最合适的是图2中的B

反应液中的环己烷在本实验中的作用(通过形成水-乙醇-环己烷三元共沸物)带出生成的水,促进酯化反应向正向进行.
(2)步骤②控制温度在65~70℃缓慢加热液体回流,分水器中逐渐出现上、下两层液体,直到反应完成,停止加热.放出分水器中的下层液体后,继续加热,蒸出多余的乙醇和环己烷.反应完成的标志是分水器中下层(水层)液面不再升高.
(3)步骤③碳酸钠的作用是中和苯甲酸和硫酸.
(4)步骤④将中和后的液体转入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然后合并至有机层,用无水MgSO4干燥.乙醚的作用萃取出水层中溶解的苯甲酸乙酯,提高产率.
(二)制备苯甲酸铜
将苯甲酸加入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粉未,然后水浴加热,于70~80℃下保温2~3小时;趁热过滤,滤液蒸发冷却,析出苯甲酸铜晶体,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成品.
(5)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增大苯乙酸的溶解度,便于充分反应,趁热过滤的原因苯甲酸铜冷却后会结晶析出,如不趁热过滤会损失产品
(6)洗涤苯甲酸铜晶体时,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C
A.冷水B.热水C.乙醇D.乙醇水混合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 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甲中电子从锌片流出,经导线流入铜片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常温下,用0.1000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0.1000mol/L HCl溶液和20.00mL 0.1000mol/L CH3COOH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1)CH3COOH的电离方程式是CH3COOH?CH3COO-+H+
(2)由A、C点判断,滴定HCl溶液的曲线是图1(填“图1”或“图2”),图象中a=20.00mL;
(3)用NaOH溶液滴定CH3COOH时选用酚酞做指示剂,当V(NaOH)=10.00mL时,滴定CH3COOH所得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式是c(CH3COOH)+c(CH3COO-)=2c(Na+);
(4)D点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填“>”、“<”、“﹦”);
(5)E点对应的溶液pH>7,原因是CH3COO-+H2O?CH3COOH+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CH3COO-)>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所示,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中均为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碳棒,乙池中的铁棒.
②乙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4OH--4e-=O2↑+2H2O.
(2)若两池中均为饱和NaCl溶液:
①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Cl2↑+H2↑+2OH-
②甲池中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H2O+O2+4e-═4OH-,乙池中碳极的电极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③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池中碳极附近,发现试纸变蓝,过一段时间后又发现蓝色褪去,这是因为过量的Cl2又将生成的I2氧化.若反应的Cl2和I2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l2+I2+6H2O═2HIO3+10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化学中有许多物质之间的反应符合如图转化.图中其他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tackrel{X}{→}$B$\stackrel{O_{2}}{→}$C$\stackrel{O_{2}}{→}$D.
A.当A是正盐,X是强酸时,D是酸性氧化物
B.当X时强碱溶液时,B一定时NH3
C.B可能是单质
D.D可能是一种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反应的可能为4Al3++13OH-=AlO2-+3Al(OH)3↓+2H2O的是(  )
A.在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B.在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C.在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在硫酸铝溶液中滴加偏铝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将a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中的实线所示,在相同条件下,将b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A.0.5 mol Cl2
B.标准状况下3.36 L CO
C.5.6g N2 (N2的摩尔质量为28 g•mol-1
D.含NA个分子的O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