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四者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中的水已略去),其中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A为碳单质,则B可以用来灭火
B.若A为AlCl3,D为NaOH,则反应Ⅲ发生的是盐类双水解
C.若A为烧碱,D为CO2,则C的水溶液呈碱性
D.若A为氯水,D为日常生活中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I、Ⅱ、Ⅲ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 A.若A为碳单质,则D是O2,则B为CO,C为CO2
B.若A为AlCl3,D为NaOH,B为氢氧化铝,C为偏铝酸钠;
C.若A为NaOH,D是CO2,则B为Na2CO3,C为NaHCO3
D.若A为氯水,D为日常生活中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D为Fe,B为FeCl3,C为FeCl2

解答 解:A.若A为碳单质,则D是O2,则B为CO,C为CO2,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CO具有可燃性,不能灭火,故A错误;
B.若A为AlCl3,D为NaOH,B为氢氧化铝,C为偏铝酸钠,氯化铝与偏铝酸钠发生水解反应得到氢氧化铝,符合转化关系,故B正确;
C.若A为NaOH,D是CO2,则B为Na2CO3,C为NaHCO3,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故C正确;
D.若A为氯水,D为日常生活中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D为Fe,B为FeCl3,C为FeCl2,Fe与氯化铁反应得到氯化亚铁,反应I、Ⅱ、Ⅲ均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注意掌握中学常见连续反应,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叙述中正确的(  )
A.实验室制备有毒气体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且对尾气进行吸收处理,防止中毒或污染大气
B.酒精灯不慎打翻小面积失火,可用湿抹布扑灭;实验室煤油大面积着火,可用水浇灭
C.氢气还原氧化铜,一般先预热氧化铜,然后通入氢气
D.实验室,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碳酸钠溶液冲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溶液中的,c(Cl-)与50mL、1mol/L的 AlCl3溶液中c(Cl-)相等的是(  )
A.75mL 1mol/L的FeCl3溶液B.75mL 2mol/L 的NH4Cl溶液
C.100mL 1.5mol/L 的KCl溶液D.150mL 1mol/L 的Na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甲醇合成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1)写出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CO(g)+2H2(g)═CH3OH(g)△H=-(b-a)kJ?mol-1
(2)实验室在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模拟上述甲醇合成实验.将1mol CO和2mol H2通入容器中,分别恒温在300℃和500℃反应,每隔一段时间测得容器内CH3OH的浓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
浓度(mol?L-1
温度
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
300℃0.400.600.750.840.900.90
500℃0.600.750.780.800.800.80
①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增大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是cd(填字母序号).
a.随时将CH3OH与反应混合物分离          b.降低反应温度
c.增大体系压强                           d.使用高效催化剂
②在300℃反应开始10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υ(H2)=0.08 mol?L-1?min-1
③在500℃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25.
④在另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2mol CO和2.0mol H2,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压
强为起始压强的一半,该条件下H2的转化率为80%.
(3)乙醇燃料电池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图2所示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侦测与控制的功能,非常适合进行现场酒精检测.则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H3CH2OH+H2O-4e-=CH3COOH+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NO2和N2O4之间发生反应:2NO2?N2O4(g),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Y(填“X”或“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曲线.
(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两个容器中进行,分别测得甲中v(NO2)=0.3mol•L-1•min-1,乙中v(N2O4)=0.2mol•L-1•min-1,则乙中反应更快.
(3)在0到1min中内用X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是0.1mol/(L.min),该反应最大限度时,Y的转化率60%,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是8.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萃取碘水中的碘,可用的萃取剂是①四氯化碳  ②汽油  ③酒精(  )
A.只有①B.①和②C.①和③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二甲醚(CH3OCH3)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由合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量的CO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二个反应:
二甲醚合成反应:
(i) CO(g)+2H2(g)═CH3OH (g)△H1=-90.1kJ•mol-1
(ii) 2CH3OH(g)═CH3OCH3(g)+H2O(g)△H2=-24.5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Al2O3是合成气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工业上从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l2O3主要流程是:Al2O3(铝土矿)+2NaOH+3H2O=2NaAl(OH)4;NaAl(OH)4+CO2=Al(OH)3↓+NaHCO3;2Al(OH)3$\frac{\underline{\;\;△\;\;}}{\;}$Al2O3+3H2O (以化学方程式表示).
(2)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4H2(g)=CH3OCH3+H2O(g)△H=-204.7kJ•mol-1.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增加压强对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的影响?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加压强平衡正向进行,反应速率增大,CO和H2转化率增大,CH3OCH3产率增加
(3)有研究者在催化剂(含Cu-Zn-Al-O和A12O3),压强为5.0MPa的条件下,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结果如图所示.其中C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左移.
(4)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料电池(5.93kw•h•kg-1).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H3OCH3+3H2O-12e-=2CO2+12H+,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12个电子的电量:该电池的理论输出电压为1.20V,能量密度E=$\frac{1.2V×\frac{1000}{46}×12×96500}{\frac{1}{3.6×1{0}^{6}}}$39KW•h•kg-1=8.39KW•h•kg-1(列式计算.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1kw•h=3.6×106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根据以下几个反应:
①Cl2+2KI═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FeCl3+2KI═2FeCl2+2KCl+I2
判断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Cl2>I2>Fe3+B.Cl2>Fe3+>I2C.Fe3+>Cl2>I2D.Fe3+>I2>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向阳中学高二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一系列有关Fe2+与Fe3+的相关实验.
实验序号实验步骤和操作实验现象
实验一(I)取氧化亚铁固体[已部分变质,含有少量难溶于水的杂质Fe(OH)2Cl],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II)再加入稍过量的铁粉,振荡.
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黄绿色
实验二(I)取实验一得到的溶液,加入KSCN溶液.
(II)再加入少量H2O2溶液.
无明显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有少量气泡
实验三(I)取10mL0.1mol/LKI溶液,滴加6滴0.1mol/L FeCl3溶液.(II)取少量上述黄色液体,滴加KSCN溶液.
(III)另取上述黄色液体,加入淀粉溶液.
溶液呈黄色
溶液变红
溶液变蓝
实验四(I)向实验三步骤I中所得的黄色溶液中加入2mLCCl4,充分振荡后,分离得到水层:重复操作三次.
(II)向实验四步骤I中所得水层中加KSCN溶液.
上层溶液无色
下层溶液为黄色
无明显实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步骤(I)中Fe(OH)2Cl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OH)2Cl+2H+=Fe3++Cl-+2H2O.
(2)实验一步骤(II)中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变为浅绿色,且有无色气体生成;加入稍过量铁粉的作用是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
(3)实验二步骤(II)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2H++2Fe2++H2O2=2Fe3++2H2O、Fe3++3SCN-=Fe(SCN)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实验二步骤(II)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铁离子\;}}{\;}$2H2O+O2↑.
(5)实验三步骤(I)中的黄色液体中含有的溶质微粒除了K+、Cl-,还有Fe3+、I-、Fe2+、I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2I-?2Fe2++I2
(6)完成实验四步骤(I)时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
(7)已知用KSCN检验Fe3+时,Fe3+的最低显色浓度为1×10-3mol/L.实验四中最终溶液不变红的原因是碘被萃取至CCl4中,水层中的c(I2)下降,平衡2Fe3++2I-?2Fe2++I2正向移动,多次萃取后,Fe3+的浓度下降至1×10-3mol/L以下,无法显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