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若A为碳单质,则B可以用来灭火 | |
B. | 若A为AlCl3,D为NaOH,则反应Ⅲ发生的是盐类双水解 | |
C. | 若A为烧碱,D为CO2,则C的水溶液呈碱性 | |
D. | 若A为氯水,D为日常生活中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I、Ⅱ、Ⅲ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
分析 A.若A为碳单质,则D是O2,则B为CO,C为CO2;
B.若A为AlCl3,D为NaOH,B为氢氧化铝,C为偏铝酸钠;
C.若A为NaOH,D是CO2,则B为Na2CO3,C为NaHCO3;
D.若A为氯水,D为日常生活中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D为Fe,B为FeCl3,C为FeCl2.
解答 解:A.若A为碳单质,则D是O2,则B为CO,C为CO2,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CO具有可燃性,不能灭火,故A错误;
B.若A为AlCl3,D为NaOH,B为氢氧化铝,C为偏铝酸钠,氯化铝与偏铝酸钠发生水解反应得到氢氧化铝,符合转化关系,故B正确;
C.若A为NaOH,D是CO2,则B为Na2CO3,C为NaHCO3,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故C正确;
D.若A为氯水,D为日常生活中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D为Fe,B为FeCl3,C为FeCl2,Fe与氯化铁反应得到氯化亚铁,反应I、Ⅱ、Ⅲ均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注意掌握中学常见连续反应,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实验室制备有毒气体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且对尾气进行吸收处理,防止中毒或污染大气 | |
B. | 酒精灯不慎打翻小面积失火,可用湿抹布扑灭;实验室煤油大面积着火,可用水浇灭 | |
C. | 氢气还原氧化铜,一般先预热氧化铜,然后通入氢气 | |
D. | 实验室,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碳酸钠溶液冲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75mL 1mol/L的FeCl3溶液 | B. | 75mL 2mol/L 的NH4Cl溶液 | ||
C. | 100mL 1.5mol/L 的KCl溶液 | D. | 150mL 1mol/L 的NaCl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时间 浓度(mol?L-1) 温度 | 10min | 20min | 30min | 40min | 50min | 60min |
300℃ | 0.40 | 0.60 | 0.75 | 0.84 | 0.90 | 0.90 |
500℃ | 0.60 | 0.75 | 0.78 | 0.80 | 0.80 | 0.8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l2>I2>Fe3+ | B. | Cl2>Fe3+>I2 | C. | Fe3+>Cl2>I2 | D. | Fe3+>I2>C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序号 | 实验步骤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一 | (I)取氧化亚铁固体[已部分变质,含有少量难溶于水的杂质Fe(OH)2Cl],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II)再加入稍过量的铁粉,振荡. | 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黄绿色 |
实验二 | (I)取实验一得到的溶液,加入KSCN溶液. (II)再加入少量H2O2溶液. | 无明显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有少量气泡 |
实验三 | (I)取10mL0.1mol/LKI溶液,滴加6滴0.1mol/L FeCl3溶液.(II)取少量上述黄色液体,滴加KSCN溶液. (III)另取上述黄色液体,加入淀粉溶液. | 溶液呈黄色 溶液变红 溶液变蓝 |
实验四 | (I)向实验三步骤I中所得的黄色溶液中加入2mLCCl4,充分振荡后,分离得到水层:重复操作三次. (II)向实验四步骤I中所得水层中加KSCN溶液. | 上层溶液无色 下层溶液为黄色 无明显实验现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