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
A.H3PO4B.H2SO4C.HClO4D.HBrO4

分析 主族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根据分析.

解答 解:主族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则酸性最强的是HClO4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性强弱比较,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本题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粒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A.HClB.NaC.Fe3+D.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Mg2+、Na+、SO42ˉ、ClˉB.H+、Ca2+、CO32ˉ、Clˉ
C.K+、Na+、SO42ˉ、NO3ˉD.Na+、NH4+、NO3ˉ、CO32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第V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砷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3,N、P、As三种元素的最常见氢化物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NH3>AsH3>PH3,高纯度砷可用于生产半导体材料GaAs,在GaAs晶体,Ga、As原子最外电子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GaAs晶体中砷的配位数为4.
(2)对硝基苯酚水合物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物质,其结构简式为.该物质中几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O>C>H,该物质的晶体中肯定不存在的作用力是d.
a.氢键    b.极性键    c.范德华力    d.离子键    e.σ键
(3)科学家将NaNO3和Na2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一种白色晶体,已知其中阴离子与SO42-
为等电子体,则该阴离子的化学式是NO43-
(4)PM2.5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引发二次光化学烟雾污染,光化学烟雾中含有NOx、O3、CH2=CHCHO、HCOOH、CH3COOONO2 (PAN)等二次污染物.
①N2O结构式可表示为N=N=O,N2O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sp,1mol PAN中含σ键数目为10NA
②测定大气中PM2.5的浓度方法之一是β-射线吸收法,β-射线放射源可用85Kr.Kr晶体为面心立方晶体,若晶体中与每个Kr原子相紧邻的Kr原子有m个,晶胞中含Kr原子为n个,则$\frac{m}{n}$=3(填数字).已知Kr晶体的密度为ρg/cm3,摩尔质量为Mg/mol,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列式表示Kr晶胞参数a=$\root{3}{\frac{4M}{p{N}_{A}}}$×107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是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4mol/L的稀硫酸230mL.求:
(1)需要浓硫酸多少mL.
(2)取出20mL上述配置好的稀硫酸溶液,加入足量的铁粉,在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涤纶等.用灼烧法可初步鉴别三种纤维,给三种纤维编号后,分别灼烧产生的气味如下:
纤维编号
灼烧时的气味特殊气味烧纸气味烧焦羽毛气味
则羊毛的编号为③,棉花的编号为②,涤纶的编号为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和乙烯均含有碳碳双键,均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B.苯( )的一氯代物有一种,丙烷的一氯代物也有一种
C.乙醇和乙烯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反应
D.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纤维素和淀粉也互为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Methylon(1,3-亚甲塞双氧甲基卡西酮)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A的分子式为C6H6O2;B的结构简式为
(2)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羰基和醚键
(3)反应⑤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4)B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5种(不含立体异构)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能与NaOH溶液反应 c.结构中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4组峰,且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是(填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工业上可以利用反应I所示原理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并回收燃煤痼气中的硫.
反应Ⅰ2CO(g)+SO2(g)?2CO2(g)+S(1)△H1  
(1)已知:反应Ⅱ2CO2(g)?2CO(g)+O2(g)△H2=+566.0kJ•mol-1
反应ⅢS(1)+O2(g)?SO2(g)△H3=-296.0kJ•mol-1则△H1=-270KJ•mol-1
(2)T℃时,起始将0.100mol CO(g)和0.120mol S02(g)充人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Ⅰ,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物质的量/mol
物质
0246810
CO(g)0.1000.0700.0500.0440.0400.040
SO2(g)0.1200.1050.0950.0920.0900.090
①下列事实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C   (填选项字母).
A.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B.每消耗2mol C02,同时生成2mol CO
C.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D.v正( S02)=2v逆(C02
②0~2min内,用CO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CO)=-7.5×10-3mol?L-1?min-1;平衡时,S02的转化率为25%.
③t℃时,反应I的平衡常数K=50.
④t℃时,若将上述气体充人起始容积为2L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S02的转化率与原平衡相比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如图表示t一定时,反应Ⅱ中CO(g)的体积分数随x的变化关系.
①X代表的物理量为压强.
②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由:L1>L2(或T1>T2),该反应正向为吸热反应,压强一定时,温度升高,反应向正向移动,CO的体积分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