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FeSO4溶液和FeCl3溶液是实验室常用药品.下列不能区分二者的试剂是(  )
A.BaCl2B.NaOHC.H2SO4D.KSCN

分析 铁离子可与KSCN发生颜色反应,与碱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亚铁离子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硫酸根离子可与钡离子反应生成沉淀,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硫酸亚铁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鉴别,故A不选;
B.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亚铁离子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可鉴别,故B不选;
C.硫酸与二者都不反应,不能鉴别,故C选;
D.铁离子可与KSCN发生颜色反应,溶液变为红色,可鉴别,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和检验,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现象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冬季是雾霾天气高发的季节,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雾霾的原因之一.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_{△}^{催化剂}$ 2CO2(g)+N2(g)
①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8mol NO和1.2mol CO,开始反应至2min时测得CO转化率为20%,则用N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N2)=0.03mol/(L.min).
②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P=$\frac{{p}^{2}(C{O}_{2})P({N}_{2})}{{P}^{2}(NO)×{P}^{2}(CO)}$.
③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H<0(填“>”、“<”)
④在某一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CO发生上述反应,测得正反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已知:t2-t1=t3-t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填编号)

A.反应在c点未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速率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浓度a点大于b点
D.NO的转化率:t1~t2>t2~t3
(2)使用甲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某化工厂用水煤气为原料合成甲醇,恒温条件下,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到达平衡时,测得CO、H2、CH3OH分别为1mol、1mol、1mol,容器的体积为3L,现往容器中继续通入3mol CO,此时v(正)=v(逆)(填“>”、“<”或“=”),判断的理由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平衡常数K=$\frac{c(C{H}_{3}OH)}{c(CO){c}^{2}({H}_{2})}$=$\frac{\frac{1}{3}}{\frac{1}{3}×(\frac{1}{3})^{2}}$=9,通入3mol CO瞬间体积变为3L×$\frac{6}{3}$=6L,浓度商Qc=$\frac{\frac{1}{6}}{\frac{4}{6}×(\frac{1}{6})^{2}}$=9=K,平衡不移动;.
(3)二甲醚也是清洁能源.用合成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备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2CO(g)+4H2(g)?CH3OCH3(g)+H2O(g),已知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中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投料比$\frac{n({H}_{2})}{n(CO)}$的变化曲线如图2:
①a、b、c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为a>b>c.
②某温度下,将某温度下,将2.0molCO(g)和6.0molH2(g)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到达平衡时,改变压强和温度,平衡体系中CH3OCH3(g)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关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BD
A.P3>P2,T3>T2B.P1>P3,T1>T3
C.P2>P4,T4>T2D.P1>P4,T2>T3
③在恒容密闭容器里按体积比为1:3充入一氧化碳和氢 气,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改变反应的某一个条件后,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BD
A.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化学平衡常数K值增大       D.反应物的体积百分含量增大
E.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F.氢气的转化率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乙酸香兰酯是用于调配奶油、冰淇淋的食用香精,其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酸香兰酯的分子式为C18H8O4
B.FeCl3溶液可用于区别香兰素与乙酸香兰酯
C.1mol乙酸香兰酯最多可以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乙酸香兰脂在足量NaOH溶液中水解得到乙酸和香兰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位于周期表第ⅦA族的元素是(  )
A.HB.MgC.OD.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关于如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n为负极,Cu为正极B.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
C.正极反应式为Cu-2e-Cu2+D.原电池的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CO32-+2H+═CO2↑+H2O
B.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2++SO42-═BaSO4
C.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Na+2H2O═Na++2OH-+H2
D.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SiO2+2OH-═Si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甲、乙、丙3种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它们均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含有4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2倍.
请回答:
(1)若甲、乙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其焰色反应均为黄色.丙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①该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ⅠA族.
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填字母).
a.甲、乙均可用作食用碱
b.乙中混有的少量甲可用加热法除去
c.等质量的甲、乙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可生成等量丙
(2)若乙是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丙在空气中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①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H4++HCO3-+2OH-=NH3↑+H2O+CO32-
②乙生成丙的反应中,若转移了1.6mol 电子,则生成丙的物质的量为0.3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测定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图中有两处仪器未画出,它们是泡沫塑料板(硬纸板)、环形玻璃搅拌棒.
(2)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中和热数值为57.3kJ/mol)$\frac{1}{2}$H2SO4(aq)+NaOH(aq)=$\frac{1}{2}$Na2SO4(aq)+H2O(l)△H=-57.3kJ/mol.
(3)取55mLNaOH溶液和25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H2SO4NaOH平均值
126.226.026.130.1
227.027.427.233.3
325.925.925.929.8
426.426.226.330.4
近似认为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2,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08J/(g•℃).则中和热△H=-52.2kJ/mol(取小数点后一位).
(4)有关中和热测定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c
a.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马上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会导致中和热数值比57.3低
b.温度计的冲洗液应倒入小烧杯参与反应
c.混合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时应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若装置完全相同,操作均没失误,取110mLNaOH溶液和5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误差比55mLNaOH溶液和25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误差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池中阳离子向通入CH3OH一方的电极区域内移动
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2H2O═CO32-+8H+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D.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产生1.45 g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