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 |
B. | 该反应的△H<0 | |
C. | 化学方程式中n>p+q | |
D. | 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分析 由图可知,T2时先达到平衡,则T2>T1,即温度高时C%小,可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P2时先达到平衡,则P2>P1,即压强大时C%小,可知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n<p+q,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可知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不变,故A错误;
B.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的△H<0,故B正确;
C.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n<p+q,故C错误;
D.A为固体,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及图象,为高频考点,把握温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反应中物质A的状态,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充电时,连接电源正极的电极方程式:Fe(OH)3-3e-+5OH-═FeO42+4H2O | |
B. | 充电时,阴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 |
C. | 放电时,K+往正极移动 | |
D. | 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K2FeO4被氧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取少量试样溶液,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
B. | 取试样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 | |
C. | 取少量试样的溶液,加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
D. | 取少量试样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无沉淀,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温度/℃ | 700 | 830 | 1200 |
K值 | 1.7 | 1.0 | 0.4 |
A. | 反应初始至平衡,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5 mol•L-1•s-1 | |
B. | 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 | |
C. | 该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 | |
D. | 升高温度,K值增大,平衡正向移动达到平衡后,B的转化率为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
A | 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 |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
B | 用pH试纸测定NaHSO3溶液的pH | 比较HSO3-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大小 |
C | Na2CO3溶液中加入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 | 比较酸性强弱:HCl>H2CO3>H2SiO3 |
D | 向含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 |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Z>X | |
B. |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强酸 | |
C. | X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会促进水的电离 | |
D. |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Z>X>Y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 |
B. | 压缩容器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后c(A2)变小 | |
C. | 平衡后加入A2,达到新的平衡A2 和B2的转化率均增大 | |
D. |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