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具有哪些独特的性质?你知道在化学实验室里是怎么制备的吗?请完成下列问题.
(1)胶体和溶液都属于分散系,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D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电荷
B.溶液中溶质微粒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解质微粒带有电荷
C.通电后溶液中溶质微粒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向某一极移动
D.胶体是一种稳定的分散系
(2)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9m)的超细粉末微粒,然后可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微粒的粒度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C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A.向胶体中加入蔗糖溶液,产生聚沉现象
B.可见光透过胶体时,发生丁达尔现象
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分子、离子通过
D.胶体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4)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D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路
D.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5)请按照下面的实验步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体验胶体的制备.首先用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逐渐向烧杯中滴加1mol•L﹣1FeCl3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即得氢氧化铁胶体.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6)设法让一束可见光通过你所制得的胶体,检验你是否制得了胶体.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你的胶体制备是否成功?
(7)某同学在活动过程中,边滴加FeCl3溶液边用玻璃棒搅拌,结果没有制出胶体,请你帮他分析其中的原因.
胶体的重要性质;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胶体的应用. | |
分析: | (1)A、胶体和溶液一样是电中性的,只是胶体粒子带电荷; B、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有的带电、有的不带电,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质微粒就有带电的,非电解质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就不带电. C、由于电解质溶液中溶质微粒可能不带电,因此通电时也不一定向两极移动; D、胶体是温度的分散系; (2)胶体区别于溶液、浊液等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直径大小,分散质直径处于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就是胶体. (3)A、 B、可见光透过胶体时,使光波发生散射而发生丁达尔现象; C、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粒度介于1~100nm,这样的微粒能够透过滤纸,而不能穿过半透膜; 半透膜具有比滤纸更细小的空隙,只有分子、离子能够透过,而粒度较大的胶体分散质微粒不能通过,因而可以用它将胶体微粒与分子或离子分离开;D、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会发生定向移动而产生电泳现象; (4)A、豆浆是胶体,盐卤是MgCl2的溶液,向豆浆中加入电解质MgCl2,会使其聚沉; B、河水中细小的沙粒悬浮于水中形成胶体,遇到海水时(相当于加入电解质溶液)胶体聚沉而形成沙洲; C、蛋白质溶液是胶体,而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D、产生的是Fe(OH)3沉淀,与胶体知识无关; (6)检验是否制得胶体,从外观上很难观察,可以从胶体的有关性质入手.可以利用是否能发生丁达尔现象、能否产生电泳现象、能够聚沉、能否透过半透膜(先通过观察排除浊液的可能)等等. (7)没有制得胶体的可能原因很多,比如用的水是否为蒸馏水、有没有将蒸馏水加热至煮沸、有没有加入过量FeCl3.若蒸馏水中含有其他电解质,则由于胶体会在电解质作用下发生聚沉,最终不能制得Fe(OH)3胶体;若没有将蒸馏水煮沸,则FeCl3+3H2O |
解答: | 解:(1)A、胶体和溶液一样是电中性的,只是胶体粒子带电荷,故A错误; B、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有的带电、有的不带电,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质微粒就有带电的,非电解质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就不带电.胶体中的分解质微粒也有不带电的,如淀粉胶体,故B错误; C、由于电解质溶液中溶质微粒可能不带电,因此通电时也不一定向两极移动,故C错误; D、胶体是温度的分散系,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胶体区别于溶液、浊液等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直径大小,分散质直径处于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就是胶体,故答案为:C; (3)A、胶体中加入电解质会发生聚沉现象,蔗糖不是电解质,故A错误; B、可见光透过胶体时,由于胶体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大,使光波发生散射而发生丁达尔现象,故B正确; C、交替的分散质微粒粒度介于1~100nm,这样的微粒能够透过滤纸,而不能穿过半透膜(如动物肠衣、鸡蛋壳膜、羊皮纸、胶棉薄膜、玻璃纸等),半透膜具有比滤纸更细小的空隙,只有分子、离子能够透过,而粒度较大的胶体分散质微粒不能通过,因而可以用它将胶体微粒与分子或离子分离开,故C正确; D、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会发生定向移动而产生电泳现象,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4)A、豆浆是胶体,盐卤是MgCl2的溶液,向豆浆中加入电解质MgCl2,会使其聚沉,形成凝胶﹣﹣豆腐,故A不符合; B、河水中细小的沙粒悬浮于水中形成胶体,遇到海水时(相当于加入电解质溶液)胶体聚沉而形成沙洲,故B不符合; C、蛋白质溶液是胶体,而胶体有丁达尔现象,故C不符合; D、产生的是Fe(OH)3沉淀,与胶体知识无关.但应注意,FeCl3溶液在适当条件下可变成胶体,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6)取部分制得的胶体转移入U型管,可以用一束可见光照射,若出现光亮的通路,出现丁达尔现象说明制备成功;或在U型管的两端分别接上直流电源的两极,观察是否能发现一极红褐色变深、另一极红褐色变浅,若有这一现象,说明胶体制备成功;或在制得的物质中加入NaCl(或其他电解质),看是否产生红褐色沉淀,若有,则说明制备成功;也可以将制得的物质放入羊皮纸袋中,将羊皮纸袋浸入烧杯中的水中,羊皮纸袋外水有没有红褐色出现,若没有,则说明制备成功. 答:可以用一束可见光照射,若出现光亮的通路,出现丁达尔现象说明制备成功;或在U型管的两端分别接上直流电源的两极,观察是否能发现一极红褐色变深、另一极红褐色变浅,若有这一现象,说明胶体制备成功;或在制得的物质中加入NaCl(或其他电解质),看是否产生红褐色沉淀,若有,则说明制备成功;也可以将制得的物质放入羊皮纸袋中,将羊皮纸袋浸入烧杯中的水中,羊皮纸袋外水有没有红褐色出现,若没有,则说明制备成功; (7)若蒸馏水中含有其他电解质,则由于胶体会在电解质作用下发生聚沉,最终不能制得Fe(OH)3胶体;若没有将蒸馏水煮沸,则FeCl3+3H2O 答:若蒸馏水中含有其他电解质,则由于胶体会在电解质作用下发生聚沉,最终不能制得Fe(OH)3胶体;若没有将蒸馏水煮沸,则FeCl3+3H2O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胶体的组成、性质、制备、检验方法和特征性质的分析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装置的名称:A池为________,B池为________________。
(2)锌极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铜极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墨棒C1为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墨棒C2附近发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C2极析出224 mL气体(标准状况)时,锌的质量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________g,CuSO4溶液的质量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误将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时,称得药品质量的读数为9.5g(1g以下用游码),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
A. | 9g | B. | 10g | C. | 8.5g | D. | 8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 | H2CO3⇌H++HCO3﹣、HCO3﹣⇌H++CO32﹣ | |
B. | H2SO4⇌2H++SO42﹣ | |
C. | NaHCO3═Na++H++CO32﹣ | |
D. | NaHSO4═Na++H++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含氧酸能起氧化作用,无氧酸则不能 | |
B. |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 |
C. | 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 |
D. | 由X变为X2+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
A.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碱性:ROH>MOH
B.若X2、Y2都是气态单质,且酸性HX>HY,则非金属性X>Y
C.若A2+2D-=2A-+D2,则还原性:D->A-
D.若M、N是同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M>N,则非金属性: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期媒体报道的某白酒中添加的塑化剂是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物质
B.尽量使用含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或14C的产品符合“低碳经济”宗旨
C.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使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能源能减少PM2.5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