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用途广泛,石英、水晶、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B.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日常生活中食用的加碘盐中添加的是碘单质
C.漂白粉既可作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作游泳池的消毒剂
D.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分析 A、二氧化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沙子、石英、玛瑙、水晶的主要成分均为二氧化硅;
B、食盐中加的是碘酸钾;
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
D、石灰石可以先分解为CaO,然后CaO再和二氧化硫反应.

解答 解:A、二氧化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沙子、石英、玛瑙、水晶的主要成分均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还可以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故A正确;
B、食盐中加的是碘酸钾,而不是碘单质,故B错误;
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有强氧化性,能漂白也能杀菌消毒,故C正确;
D、石灰石可以先分解为CaO,然后CaO再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CaSO3,从而除去二氧化硫,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检验溶液中的离子或物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一定有Cl-存在
B.加入BaCl2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一定有SO42-
C.加入KSCN溶液和H2O2溶液,有血红色生成,证明一定含有Fe3+
D.加入KI淀粉溶液,变蓝色,说明可能有Cl2、Br2、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完成下列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1)NaOH溶液吸收氯气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
(3)氢氧化铁溶于盐酸:3HCl+Fe(OH)3═FeCl3+3H2O
(4)铝单质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2Al+2NaOH+6H2O=2Na[Al(OH)4]+3H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容器的体积比乙容器的体积大
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大
D.甲容器的气体密度比乙容器的气体密度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校课外小组同学制备Fe(OH)3胶体,并研究该胶体的性质.他们采用了以下操作制备胶体,请将空白处填写完整.
(1)取一个烧杯,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烧杯中滴加1mL~2mL饱和氯化铁溶液溶液,继续煮沸,待溶液出现红褐色后,停止加热.
(2)将制得的胶体放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如图1所示.放置2min后,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置于暗处,用一束强光从侧面照射,观察无(填“有”或“无”)丁达尔现象;再向试管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出现白色沉淀.
(3)将半透膜内的液体倒入U形管中,如图2所示,在液体上方加入少量电解液以保护胶体,接通直流电后,观察到的现象是阴(填“阴”或“阳”)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其原因是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正电.
(4)若取上述半透膜内的Fe(OH)3胶体于试管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加入电解质,使胶体凝聚;
②随后沉淀溶解,溶液显黄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OH)3+3H+=Fe2++3H2O
③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有I2生成,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2I-=2Fe2++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粒子的数量的简称
B.摩尔是用来描述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基本物理量
C.“1 mol氢”和“1 mol锌粒”的表达方式都是错的
D.相同质量的CO和CO2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1: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化学用语
(1)用化学符号(化学式、原子或离子符号等)表示
Al3+; 碳酸氢根离子HCO3-;次氯酸钙Ca(ClO)2
(2)SO42-的摩尔质量为:96 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鉴别SO42-加入BaC12溶液,再加稀盐酸,观察沉淀是否消失
B.证明CH2=CHCH2CHO中一定碳酸不饱和键:滴入KMnO4酸性溶液看紫红色是否褪去
C.量取14.80mL 1.000mol•L-1NaOH溶液选用25mL碱式滴定管
D.检验溶液中一定有CO32-: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1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kg,则32kgO2中所含O2的数目最接近于(  )
A.3.01×1023B.5.32×1026C.6.02×1026D.1.2×102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