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 ②乙醇和丁醇 ⑧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互溶且沸点不同的液体分离采用蒸馏的方法;
分液是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方法.
解答: 解:①乙酸乙酯和水不溶,所以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也不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②乙醇和丁醇是互溶的两种液体,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③向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中加入萃取剂四氯化碳后,溴单质会溶解在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而分层,然后分液即可实现二者的分离;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注意常用分离提纯方法的原理以及适用对象,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物质的量都是0.1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制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c(Na+),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CH3COOH)+c(CH3COO﹣)=0.2 mol/L
B. c(OH﹣)>C(H+)
C. c(CH3COOH)>c(CH3COO﹣)
D. c(CH3COO﹣)+c(OH﹣)=0.2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H2=LiNH2+Li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Li2NH中N的化合价是﹣1
B. 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Li+和H+的离子半径相等
D. 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检验方法和结论不相符的一组是()
序号 检验方法 结论
A 向一种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向一种未知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C 向一种未知溶液中先加入盐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未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l﹣
D 向一种未知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不能确定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CH2=CH2+HBr CH3CH2Br
B. +Br2+HBr
C. 2CH3CH2OH+O22CH3CHO+2H2O
D. CH4+2Cl2 CH2Cl2+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电炉加热时用纯O2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列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常用的装置.
(1)产生的O2按从左到右的流向,所选装置各导管的正确连接顺序是g→f→e→h→i→c(或 .
(2)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3)D装置中MnO2的作用是 .
(4)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 ;.
(5)若实验中所取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准确称取0.92g样品,经充分反应后,A管质量增加1.76g,B管质量增加1.08g,则该样品的实验式为
(6)用质谱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得如图一所示的质谱图,则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7)能否根据A的实验式确定A的分子式能(填“能”或“不能”),若能,则A的分子式是 能,则此空不填).
(8)该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二所示,则其结构简式为CH3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验证Na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B.
用CO2做喷泉实验
C.
观察纯碱的焰色反应
D.
比较Na2CO3、NaHCO3的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A. 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
B. 使红色布条退色(HCl)
C.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红色(Cl2)
D. 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8NH3+3Cl2═N2+6NH4Cl反应中,有21.3克氯气参加了反应,则被氧化的NH3的质量是( )
| A. | 13.6克 | B. | 10.2克 | C. | 34克 | D. | 3.4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