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取乙醇
B.回收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
C.焚烧废旧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D.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分析 A.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
B.地沟油成分为油脂;
C.白色污染就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灼烧后会导致大气污染;
D.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污染物.

解答 解:A.农作物秸秆主要成分纤维素,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故A正确;
B.回收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故B正确;
C.焚烧废旧塑料,会导致大气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C错误;
D.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能够减少粉尘、有毒气体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是解题关键,侧重考查环境保护与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A用苯萃取碘水中碘后,静置后取出有机层先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下层液体,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再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上层液体
B配制500mL2mol/L的氯化铵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53.5g氯化铵晶体放入500mL容量瓶,加少量水,振荡后再加水至刻度线
C测定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于pH试纸中央,片刻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含酚酞)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活塞使液体滴下,右手不断振荡锥形瓶,眼睛要始终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100mL 18.5mol/L的浓硫酸中,待锌粒完全溶解后,测得生成的H2和SO2共33.6L(标准状况),此时溶液中尚余0.1mol H+.计算可知:
(1)投入锌粒的质量为97.5g.
(2)生成的H2和S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某小组同学用如下装置电解食盐水,并对电解产物进行探究.
实验装置电解质溶液实验现象
5mol/L NaCl溶液a极附近b极附近
开始时,产生白色浑浊并逐渐增加,当沉入U形管底部时部分沉淀变为橙黄色;随后a极附近沉淀自下而上也变为橙黄色产生无色气泡
资料显示:
①氯化亚铜(CuCl)为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②氢氧化亚铜(CuOH)为黄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易脱水分解为红色的Cu2O;
③Cu+水溶液中不稳定,酸性条件下易歧化为Cu2+和Cu;
④氢氧化铜可以溶于浓NaOH得到蓝色溶液.
(1)经检验,b极产生的气体是H2,b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铜丝a应与电源的正(填“正”或“负”)极相连.
(2)同学们分析a极附近生成的白色浑浊是CuCl,则该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u-e-+Cl-=CuCl↓.
(3)①橙黄色沉淀中含有Cu2O,则CuCl转化为Cu2O的原因是CuCl+OH-=CuOH+Cl-、2CuOH=Cu2O+H2O(用方程式表示);
②结合离子在溶液中的运动规律,解释“a极附近沉淀自下而上”变为橙黄色原因是通电时,在阴极产生的OH-向阳极定向移动.
(4)同学们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沉淀中含有:将橙黄色沉淀滤出洗涤后,滴加0.2mol/L H2SO4至过量,应观察到的现象是淀溶解,溶液变蓝,且有少量红色固体产生.
(5)同学们根据上述实验提出猜想:电解时,Cu做阳极先被氧化为Cu+.为此,他们用Cu电极电解5mol/L NaOH溶液,实验时观察到阳极产生大量无色气泡,附近溶液变蓝,未见预期的黄色沉淀.根据现象能否得出“该猜想不成立”的结论,并说明理由:不能,阳极产生的大量O2可能将CuOH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该图中有两处未画出,它们是烧杯上方的泡沫塑料盖和环形玻璃搅拌棒;该实验用品不用铁质的原因①铁的导热系数大,容易散热②铁会与盐酸反应.
(2)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酸盐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填“相同、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同(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中和热是指稀强酸与稀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某学生欲配制6.0mol/L的H2SO4950mL,实验室有三种不同浓度的硫酸:①480mL 0,.5mol/L 的硫酸;②150mL 25%的硫酸(ρ=1.18g/mL);③足量的18mol/L的硫酸.有三种规格的容量瓶:250mL、500mL、1 000mL.老师要求把①②两种硫酸全部用完,不足的部分由③来补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所用25%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保留1位小数).
(2)配制该硫酸溶液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1000mL.
(3)配制时,该同学的操作顺序如下,请将操作步骤B、D、E、F补充完整.
A.将①②两溶液全部在烧杯中混合均匀;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18mol/L的浓硫酸295.0mL,沿玻璃棒倒入上述混合液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C.将混合均匀的硫酸沿玻璃棒注入所选的容量瓶中;
D.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
E.振荡,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F.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G.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4)如果省略操作D,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偏小;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进行操作C前还需注意将稀释后的硫酸冷却到室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1mol/L甲酸溶液中c(H+)约为1×10-2mol/L
B.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C.10mL 1mol/L甲酸恰好跟10 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D.甲酸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导电性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常温下能共存,且能用浓H2SO4干燥的一组气体是(  )
A.O2、SO2B.NH3、N2C.NO、O2D.NH3、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都能生成碱和H2
B.碱金属单质都是质软、电和热的良导体,焰色反应都呈现黄色
C.碱金属的密度都小于1g/cm3,因此碱金属单质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D.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过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