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正确书写下列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锌与稀硫酸反应Zn+2H+═Zn2++H2↑;
(2)Na2CO3溶液加入BaCl2溶液CO32-+Ba2+═BaCO3↓;
(3)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HCO3-+H+=CO2↑+H2O;
(4)CuSO4溶液加入Ba(OH)2溶液Cu2++2OH-+Ba2++SO42-═BaSO4↓+Cu(OH)2↓;
(5)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使其变浑浊CO2+Ca2++2OH-═CaCO3↓+H2O.

分析 (1)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2)Na2CO3溶液加入BaCl2溶液生成碳酸钡沉淀;
(3)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4)CuSO4溶液加入Ba(OH)2溶液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沉淀;
(5)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

解答 解:(1)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故答案为:Zn+2H+═Zn2++H2↑;
(2)Na2CO3溶液加入BaCl2溶液生成碳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Ba2+═BaCO3↓,故答案为:CO32-+Ba2+═BaCO3↓;
(3)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故答案为:HCO3-+H+=CO2↑+H2O;
(4)CuSO4溶液加入Ba(OH)2溶液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Ba2++SO42-═BaSO4↓+Cu(OH)2↓,
故答案为:Cu2++2OH-+Ba2++SO42-═BaSO4↓+Cu(OH)2↓;
(5)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Ca2++2OH-═CaCO3↓+H2O,故答案为:CO2+Ca2++2OH-═CaCO3↓+H2O.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为高考高频点,熟悉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及其反应实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5)中氢氧化钙的书写,如果是澄清石灰水作反应物写离子,如果是石灰乳写化学式,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将大小相同、质量相等的镁条放入下列溶液中,反应速率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已知:醋酸的K a=1.8×10-5,亚硫酸的K a1=1.54×10-2.(  )
①2mol/L H2SO3                        ②2mol/L HAc
③2mol/L的HAc中加入少量的NaAc固体      ④2mol/L的盐酸.
A.①③②④B.④①②③C.④①③②D.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化学学习小组在研究CH4还原Fe2O3的实验中,发现生成的黑色粉末各组分均能被磁铁吸引.查阅资料得知:在温度不同、受热不均时会生成具有磁性的Fe3O4为进一步探究黑色粉末的组成及含量,他们进行如下实验.
(一)定性检验
(1)往黑色粉末中滴加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黑色粉末中一定有Fe,产生气泡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2)热还原法检验:按如图装置连接好仪器(图中夹持设备已略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添加药品.打开止水夹K通入氢气,持续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的酒精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B中试剂的名称是浓硫酸.
②若加热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白色粉末变蓝色,对黑色粉末的组成得出的结论是是(填“是或否”)含有Fe3O4
③综上所述:黑色粉末的组成为Fe和Fe3O4
(3)为进一步证明黑色粉末是否含Fe3O4.,某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加足量盐酸,充分振荡使黑色粉末完全溶解,滴入KSCN溶液,观察现象.请分析此方案是否可行,并解释原因.不可行,因Fe3O4溶于盐酸生成Fe3+与Fe反应生成Fe2+,溶液不变色.
(二)、沉淀法定量测定
为进一步分析该黑色粉中两组分的比例关系,按如下实验流程进行测定.

(4)操作II的名称是过滤、洗涤、转移固体.
(5)通过以上数据,计算黑色粉末中两组分的质量分别为Fe、0.56g,Fe3O4、2.3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命名下列物质:
(1)CH3CH(CH2CH3)CH(CH2CH3)CH2CH(CH322,5-二甲基-4-乙基庚烷
(2)CH3CH(CH3)CH(CH2CH3)C(CH332,2,4-三甲基-3-乙基戊烷
(3)2-甲基-2,4-己二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米易龙潭溶洞景区被誉为天然氧吧,其原因是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分子或原子上形成空气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O2-就是一种空气负离子,其摩尔质量为(  )
A.32 gB.33 g/molC.33 gD.32 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W、M、N、X、Y、Z是六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已知W的气态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M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N与X相邻;X的氧化物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1)X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
M、N、Y、Z四种元素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Cl->Na+>Al3+(填离子符号).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bd(填字母序号).
a.M、X、Z形成的单质熔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M>X>Z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X
c.M3W和MW3的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均相同
d.X单质可溶于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水溶液中
(3)Y元素与Z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是氯(填名称),写出可以验证该结论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Na2S+Cl2=S↓+2NaCl.
(4)室温下,Cu、N单质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材料为Cu;Cu、N单质与足量的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组成原电池,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NO3-+4H++3e-═N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为探索工业含铝、铁、铜合金废料的再利用,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请回答:
(1)绿矾的化学式为FeSO4•7H2O.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反应②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AlO2-+CO2+2H2O═Al(OH)3↓+HCO3-
(3)为了检测滤液D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设计实验方案为(试剂自选):用试管取少量滤液D,向滤液中滴加铁氰化钾,有蓝色沉淀产生,液则中存在Fe2+,或向滤液中滴加KSCN(或NaSCN、或NH4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水(或双氧水,或通入Cl2)若变成血红色,则溶液则中存在Fe2+
(4)在滤渣B中滴加稀硫酸时,发现反应速率比一般的铁粉反应要快,其原因是铜、铁与稀硫酸形成了原电池.
(5)若考虑绿色化学工艺,在滤渣E中加入稀硫酸和试剂Y制胆矾晶体,试剂Y为无色液体,则反应④的总化学方程式为Cu+H2O2+H2SO4=CuSO4+2H2O;若不考虑绿色化学工艺,所选试剂Y为1mol/L的硝酸,欲使3molCu全部溶解且溶液中含铜元素的溶质仅为CuSO4,则需该硝酸的体积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反应最终能生成Fe3+的化合物的是(  )
①Fe与过量的盐酸反应;②铁丝在硫蒸汽中燃烧;③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l2
④铁与CuCl2溶液反应;⑤将Fe(OH)2露置于空气中.
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已知:C(s)+O2(g)═CO2(g);△H1
C(s)+CO2(g)═2CO(g);△H2
2CO(g)+O2(g)═2CO2(g);△H3
4Fe(s)+3O2(g)═2Fe2O3(s);△H4
Fe2O3(s)+3CO(g)═2Fe(s)+3CO2(g);△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A.△H1>0,△H5<0B.△H2>0,△H4>0C.△H1=△H2+△H3D.△H3=△H4+△H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