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石油化工生产中,通过裂解可获得化工产品如乙烯、丙烯等.在2L恒温密闭容器中投入10mol丁烷(C4H10),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4H10(g)?C2H4(g)+C2H6(g).测得体系中乙烯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Ⅰ所示:

(1)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b(填字母).
a.c(C2H6)与c(C2H4)的比值保持不变
b.容器中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有1molC4H10消耗的同时有1molC2H4生成
(2)相对于曲线b,曲线a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判断的理由是速率加快但平衡没有移动.
(3)若图中b、c表示其它条件不变,改变温度时n(C2H4)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判断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4)在曲线b对应的条件下,反应进行0~20min区间内的速率v(C2H6)=0.05mol•L-1•min-1
(5)将C2H6和O2设计成如图Ⅱ电化学装置,若c、d均用铜电极,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H6-14e-+18OH-=2CO32-+12H2O;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分析 (1)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特征判断分析,达到平衡时,一是等,二是定:
等是指v正=v逆,同一种物质:该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它的消耗速率;不同的物质: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但必须是不同方向的速率;
定是指各成分含量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质量、物质的量、分子数、体积(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均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气体的体积分数均保持不变;若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气体,且总体积不等,则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总压强(恒温、恒容)、平均摩尔质量、混合气体的密度(恒温、恒压)均保持不变;
(2)相对于曲线b,曲线a的斜率更大,但是最终C2H4的物质的量与曲线b相同,说明a的反应速率更大,只缩短了达平衡的时间,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条件进行分析;
(3)由图可知:c曲线的斜率更小,达平衡时,C2H4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c曲线的反应速率更慢,其它条件不变,改变温度,速率减慢,则说明改变的条件是降温,再结合降温对平衡的影响进行分析;
(4)0~20min生成C2H4的物质的量为2mol,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C2H6的物质的量也是2mol,则C2H6的浓度变化量为$\frac{2mol}{2L}$=1mol•L-1,再根据v(C2H6)=$\frac{△C({C}_{2}{H}_{6})}{△t}$计算反应速率;
(5)燃料电池的负极充入燃料,发生氧化反应,则a为负极;正极充入氧气,发生还原反应,则b为正极;再考虑电解质溶液参加反应写出a电极反应式;c与b相连,与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则铜失去电子生成铜离子,由此写出c极电极反应式.

解答 解:(1)a.达平衡时各物质的量浓度是保持不变,不一定成比例,所以c(C2H6)与c(C2H4)的比值保持不变不一定在平衡,故a错误;
b.由反应C4H10(g)?C2H4(g)+C2H6(g)可知,恒容的容器中气体总物质的量随反应的进行而增大,容器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增大,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保持不变,说明气体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则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容器的体积一直不变,根据质量守恒,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所以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故容器中气体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故c错误;
d.单位时间内有1molC4H10消耗的方向是正方向,同时有1molC2H4生成也是正方向,方向相同,不能说明v正=v逆,不一定达平衡,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相对于曲线b,曲线a的斜率更大,但是最终C2H4的物质的量与曲线b相同,说明a的反应速率更大,只缩短了达平衡的时间,平衡没有移动,即没有改变化学平衡状态,所以改变的条件应是加入催化剂,
故答案为:加入催化剂,速率加快但平衡没有移动;
(3)由图可知:c曲线的斜率更小,达平衡时,C2H4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c曲线的反应速率更慢,其它条件不变,改变温度,速率减慢,则改变的条件是降温,
由方程式C4H10(g)?C2H4(g)+C2H6(g)可知,降温的同时C2H4的物质的量在减少,说明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即逆方向是一个放热反应,正方向为吸热反应,
故答案为:吸热;
(4)0~20min生成C2H4的物质的量为2mol,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C2H6的物质的量也是2mol,则C2H6的浓度变化量为$\frac{2mol}{2L}$=1mol•L-1
v(C2H6)=$\frac{△C({C}_{2}{H}_{6})}{△t}$=$\frac{1mol•{L}^{-1}}{20min}$=0.05mol•L-1•min-1
故答案为:0.05mol•L-1•min-1
(5)燃料电池的负极充入燃料C2H6,C2H6发生氧化反应,则a为负极;C2H6失去电子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电解质溶液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碳酸钾,根据电荷守恒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H6-14e-+18OH-=2CO32-+12H2O;正极充入氧气,发生还原反应,则b为正极;c与b相连,与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则铜失去电子生成铜离子,由此写出c极电极反应式:Cu-2e-=Cu2+
故答案为:C2H6-14e-+18OH-=2CO32-+12H2O;Cu-2e-=Cu2+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注意对图象题的理解,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比较简单,原电池与电解池的结合考查,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使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SO42-、Fe3+、MnO4-可以大量共存
B.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1 mol硫酸氢钾晶体中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为NA
C.235U与238U的相互转化不是化学变化
D.元素O、S、P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硫酸的消费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工生产水平的重要标,而在硫酸的生产中,最关键的一步反应为:SO2(g)+O2(g)$?_{△}^{催化剂}$2SO3(g).
(1)一定条件下,SO2与O2反应10min后,若SO2和SO3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1mol/L和3mol/L,则SO2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4mol/L;10min生成SO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3mol/(L•min).
(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C.
A.增加O2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B.降低体系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C.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D.一定条件下达到反应限度时SO2全部转化为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乙二酸俗名草酸,下面是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草酸晶体(H2C2O4•xH2O)进行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该组同学的研究课题是: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x值.通过查阅资料和网络查寻得,草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2MnO${\;}_{4}^{-}$+5H2C2O4+6H+═=2Mn2++10CO2↑+8H2O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滴定的方法测定x值.
①称取1.260g纯草酸晶体,将其制成100.00mL水溶液为待测液.
②取25.00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
③用浓度为0.100 0mol/L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10.00mL.
(1)滴定时,KMnO4标准液装在如图中的甲(填“甲”或“乙”)滴定管中.
(2)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可以是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滴定终点.
(3)通过上述数据,求得x=2.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我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N、C、Si三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2KMnO4+16HCl═2MnCl2+2KCl+5Cl2↑+H2O)

(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强酸制弱酸;写出甲所选用的物质:B碳酸钙,C硅酸钠溶液;
(2)图1中C处的实验现象为白色沉淀;该实验方案有明显不合理之处,请你指出硝酸易挥发,硝酸进入C中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
(3)图2中B处的实验现象为试纸变蓝色;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I-+Br2?I2+2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固体甲[成分为M3Z2(OH)a(CO3b]可用作塑料阻燃剂,该盐分解产生大量的CO2可以作为原料制备有机产品.取甲46g高温灼烧至恒重,得到11.2L CO2(标准状况)和22.2g仅含两种金属氧化物的固体乙,其中Z的氧化物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向乙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所得产物中含有MSO4.请回答:
(1)甲灼烧至恒重的化学方程式Mg3Al2(OH)2(CO35 $\frac{\underline{\;高温\;}}{\;}$3MgO+Al2O3+5 CO2↑+H2O↑(M、Z用元素符号表示)
(2)甲能用作塑料阻燃剂的原因甲分解吸热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同时还生成耐高温的MgO和Al2O3覆盖在塑料表面.
(3)工业上利用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合成甲醇.已知下列反应:
①CO2(g)+3H2(g)$\frac{\underline{\;催化剂\;}}{\;}$CH3OH(g)+H2O(g)△H1
②2H2(g)+O2(g)═2H2O(1)△H2
③H2O(g)═H2O(1)△H3
写出气态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2CH3OH(g)+3O2(g)=2CO2(g)+4H2O(g)△H=3△H2-2△H1-6△H3 (用△H1、△H2、△H3表示△H)
(4)反应CO2(g)+3H2(g)$\frac{\underline{\;催化剂\;}}{\;}$CH3OH(g)+H2O(g),它的有关数据如图1所示,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之比$\frac{n({H}_{2})}{n(C{O}_{2})}$=1.5或$\frac{n({H}_{2})}{n(C{O}_{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曲线Ⅰ对应的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5
B.单位时间内消耗H2的物质的量与消耗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a点对应的H2的平衡转化率为90%
D.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值大于c点
(5)CO2(g)+3H2(g)$\frac{\underline{\;催化剂\;}}{\;}$CH3OH(g)+H2O(g)在体积为2L的固定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CH3OH和1 molH2O,第4 min达到平衡,反应中c(CO2)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在第5 min时向体系中再充入0.2molCO2和0.4molH2(其它条件不变),
第8 min达到平衡,此时c(H2)=c(CH3OH).
请在图2中画出5到9 min的c(CO2)浓度示意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02 mol•L-1醋酸与0.02 mol•L-1NaOH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则$\frac{c(C{H}_{3}CO{O}^{-})}{c(N{a}^{+})}$增大
B.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C.lmol与NaOH溶液作用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以及与氢气加成所需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是4 mol、8 mol
D.红外光谱分析不能区分乙醇和乙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A、B、C、D、E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B最外层的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C与A、B、D均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或1:2的两类化合物X、Y,E的某种含氧酸或含氧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C的单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A和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BA5中含共价键
B.含C或E元素的某些物质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其原理相同
C.原子半径:D>C>B,离子半径B>C>D
D.由A、C、E三种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AEC,其结构式A-E-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为证明反应的发生,可取甲中溶液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反应开始时,乙中电极反应为2I--2e-=I2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