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CuO可用作颜料、玻璃磨光剂、有机合成催化剂等.以下是用铜粉氧化法生产CuO的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溶解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CuO+2H+=Cu2++H2O.
(2)1:1的H2SO4是用1体积98% H2SO4与1体积水混合而成.配制该硫酸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需要量筒、烧杯.
(3)该工艺会产生一定量的酸性气体,该气体是SO2(写分子式),应加以回收处理.
(4)已知氧化亚铜(Cu2O)与稀H2SO4反应有CuSO4和Cu生成.假设焙烧后固体只含铜的氧化物,为检验该固体的成分,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bc(选填序号).
(a)加入稀H2SO4,若溶液呈现蓝色,说明固体中一定有CuO
(b)加入稀H2SO4,若有红色沉淀物,说明固体中一定有Cu2O
(c)加入稀HNO3,若有无色气体(随即变成红棕色)产生,说明固体中有Cu2O
(d)加入稀HNO3,若全部溶解,说明固体中没有Cu2O
(5)不考虑生产中的损耗,要计算铜粉中Cu的含量,需要测定的数据是铜粉的质量和最终所得CuO的质量(用文字表示).

分析 铜粉焙烧生成Cu2O、CuO和有机物、水,Cu2O被氧化生成CuO,CuO和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溶液中还存在硫酸,硫酸、CuSO4和Fe发生置换反应生成FeSO4,过滤得沉淀Cu,然后洗涤、焙烧、氧化得到CuO,
(1)CuO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2)根据仪器的作用选取仪器;
(3)金属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4)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铜单质,如果将固体加入稀硫酸中有红色物质生成,就说明含有氧化亚铜,氧化亚铜能还原硝酸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据此选择;
(5)根据铜原子守恒确定需要测定的数据.

解答 解:铜粉焙烧生成Cu2O、CuO和有机物、水,Cu2O被氧化生成CuO,CuO和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溶液中还存在硫酸,硫酸、CuSO4和Fe发生置换反应生成FeSO4,过滤得沉淀Cu,然后洗涤、焙烧、氧化得到CuO,
(1)CuO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H2O,
故答案为:CuO+2H+=Cu2++H2O;
(2)配制硫酸时,需要烧杯盛放硫酸溶液,需要量筒量取浓硫酸,所以还需要烧杯、量筒,
故答案为:量筒;烧杯;
(3)浓硫酸和金属反应生成SO2,S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且SO2有毒,不能直接排空,所以SO2要收集处理,
故答案为:SO2
(4)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和Cu,将固体加入稀硫酸中,如果有红色物质生成,就说明含有氧化亚铜,否则没有氧化亚铜,其检验方法为:取少许样品,加入稀H2SO4,若溶液中存在红色固体,说明含有Cu2O,反之则没有,氧化亚铜能还原硝酸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如果出现无色气体(随即变成红棕色)产生,也可说明含有Cu2O,Cu2O、CuO都能溶于硫酸产生蓝色溶液,也都溶于硝酸,故选bc;
(5)计算铜粉中Cu的含量,根据铜原子守恒知,不仅要知道铜粉的质量还要知道最终得到CuO的质量,故答案为:铜粉的质量;最终所得CuO的质量.

点评 本题以铜为载体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涉及物质的检验、仪器的选取、物质间的反应等知识点,明确原理是解本题关键,要从整体上分析工艺流程,知道每一步发生的反应、物质分离的方法等,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碳元素是形成物种最多的元素之一,其中许多物质对人类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它是世界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同时也是导电性最好的材料.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它反应的是ABD(填字母).
A.氧气 B.单质氟 C.氢氧化钠溶液 D.浓硝酸
(2)①CH4(g)+H2O(g)═CO(g)+3H2(g)△H=+206kJ•mol-1
②CO(g)+2H2(g)═CH3OH(g)△H=-91kJ•mol-1
则CH4(g)与H2O(g)反应生成CH3OH(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H2O(g)=CH3OH(g)+H2(g)△H=+115kJ/mol.
(3)工业中用乙苯为原料,采用催化脱氢的方法制取苯乙烯的反应方程式为:
C6H5.CH2CH3(g)?C6H5.CH=CH2(g)+H2(g)△H
向体积为V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乙苯,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平衡体系组成(物质的量分数)
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在600℃时,平衡体系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5%,则:
①计算600℃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frac{a}{6V}$.
②分析上述平衡体系组成与温度的关系图1可知:△H1>0(填“>、=或<”).
(4)某科研组设计如图2装置,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能将H2O 和CO2 转化为O2 和燃料(C3H8O).该装置工作时,a 电极的反应为3CO2+18H++18e-=C3H8O+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2X2O5(g)═4XO2(g)+O2(g)△H>0,T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为:
t/s050100150
c(X2O5)mol/L4.002.502.002.0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64(mol/L)3,100s时转化率为50%
B.50s内X2O5分解速率为0.03 mol/(L•s)
C.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2,若T1>T2,则K1>K2
D.若只将恒容改为恒压,其它条件都不变,则平衡时X2O5的转化率和平衡常数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1,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mol•L-1,则此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  )
A.0.1B.0.15C.0.2D.0.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量.已知如表数据(25℃):
化学式电离平衡常数
HCNK=4.9×10-10
CH3COOHK=1.8×10-5
H2CO3K1=4.4×10-7,K2=4.7×10-11
(1)25℃时,等浓度的三种溶液(a.NaCN溶液、b.Na2CO3溶液、c.CH3COONa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填写序号)
(2)25℃时,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N+CO2+H2O=NaHCO3+HCN.
(3)现有浓度为0.02mol/L的HCN与0.01mol/L NaOH等体积混合后,测得C(Na+)>C(CN-),下列关系正确的是BD.
A.C(H+)>C(OH-)                B.C(H+)<C(OH-
C.C(H+)+C(HCN)═C(OH-)        D.C(HCN)+C(CN-)=0.01mol/L
(4)浓的Al2(SO43溶液和浓的小苏打(NaHCO3)溶液混合可用于灭火,请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灭火的原理Al3++3HCO3-═Al(OH)3↓+3CO2↑.
(5)已知NaHC2O4水溶液显酸性,请写出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c(Na+)>c(HC2O4-)>c(H+)>c(C2O42-)>c(OH-);质子守恒表达式c(OH-)=c(H+)-c(C2O42-)+c(H2C2O4).
(6)H2C2O4溶液和KMnO4酸性溶液可发生反应:H2C2O4+MnO${\;}_{4}^{-}$+H+→CO2+Mn2++H2O,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写出原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H2C2O4-2e=2CO2+2H+,反应中每生成标况下4.48LCO2气体,外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有机物进行实验鉴定,其结果如下:①有银镜反应②常温时加入新制的Cu(OH)2无变化③与含碱的酚酞溶液其热,发现红色褪去,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甲酸B.葡萄糖C.蔗糖D.甲酸异丙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还含有少量硫酸钾和氯化钾.某同学欲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并设计实验检验其中的CO32-、SO42-和Cl-,请你协助他完成实验.
(1)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降,③过滤,④蒸发结晶,⑤冷却结晶.
(2)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的)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B.
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     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
(3)在进行②③④操作时,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中第③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滤液溅到漏斗外:
(4)将制得的少量晶体放入试管,加蒸馏水溶解并把溶液分成三份,分装在三支试管里.
①在第一支试管里加入足量稀盐酸,可观察有气泡,生成,证明溶液中有CO32-离子.
②在第二支试管里加入B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同学判断溶液中有SO42-,该同学做出的判断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能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可以是子或是银离子、亚硫酸根离子.
③如何确定该溶液中含有Cl-?写出简明实验方案:向原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硝酸后,排除了其它离子的干扰,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氯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2SO2(g)+O2?2SO3(g)为放热反应,则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2C(s)+2O2(g)=2CO2 (g)△H1  2C(s)+O2(g)=2CO(g)△H2则△H1<△H2
D.已知H+(aq)+OH-(aq)=H2O(1)△H=-57.3kJ/mol,则任何酸碱中和的反应热均为57.3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称取14.00g某硫酸铁铵样品[aFe2(SO43•b(NH42SO4•cH2O],将其溶于水配制成100mL溶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沉淀并烘干灼烧至恒重,得到1.60g固体;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100mL 0.5mol/LBa(NO3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硫酸铁铵样品的化学式为(  )
A.2Fe2(SO43•(NH42SO4•2H2OB.Fe2(SO43•2(NH42SO4•2H2O
C.Fe2(SO43•2(NH42SO4•6H2OD.2Fe2(SO43•(NH42SO4•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