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铜粉焙烧生成Cu2O、CuO和有机物、水,Cu2O被氧化生成CuO,CuO和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溶液中还存在硫酸,硫酸、CuSO4和Fe发生置换反应生成FeSO4,过滤得沉淀Cu,然后洗涤、焙烧、氧化得到CuO,
(1)CuO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2)根据仪器的作用选取仪器;
(3)金属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4)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铜单质,如果将固体加入稀硫酸中有红色物质生成,就说明含有氧化亚铜,氧化亚铜能还原硝酸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据此选择;
(5)根据铜原子守恒确定需要测定的数据.
解答 解:铜粉焙烧生成Cu2O、CuO和有机物、水,Cu2O被氧化生成CuO,CuO和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溶液中还存在硫酸,硫酸、CuSO4和Fe发生置换反应生成FeSO4,过滤得沉淀Cu,然后洗涤、焙烧、氧化得到CuO,
(1)CuO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H2O,
故答案为:CuO+2H+=Cu2++H2O;
(2)配制硫酸时,需要烧杯盛放硫酸溶液,需要量筒量取浓硫酸,所以还需要烧杯、量筒,
故答案为:量筒;烧杯;
(3)浓硫酸和金属反应生成SO2,S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且SO2有毒,不能直接排空,所以SO2要收集处理,
故答案为:SO2;
(4)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和Cu,将固体加入稀硫酸中,如果有红色物质生成,就说明含有氧化亚铜,否则没有氧化亚铜,其检验方法为:取少许样品,加入稀H2SO4,若溶液中存在红色固体,说明含有Cu2O,反之则没有,氧化亚铜能还原硝酸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如果出现无色气体(随即变成红棕色)产生,也可说明含有Cu2O,Cu2O、CuO都能溶于硫酸产生蓝色溶液,也都溶于硝酸,故选bc;
(5)计算铜粉中Cu的含量,根据铜原子守恒知,不仅要知道铜粉的质量还要知道最终得到CuO的质量,故答案为:铜粉的质量;最终所得CuO的质量.
点评 本题以铜为载体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涉及物质的检验、仪器的选取、物质间的反应等知识点,明确原理是解本题关键,要从整体上分析工艺流程,知道每一步发生的反应、物质分离的方法等,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t/s | 0 | 50 | 100 | 150 |
c(X2O5)mol/L | 4.00 | 2.50 | 2.00 | 2.00 |
A. | T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64(mol/L)3,100s时转化率为50% | |
B. | 50s内X2O5分解速率为0.03 mol/(L•s) | |
C. | 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2,若T1>T2,则K1>K2 | |
D. | 若只将恒容改为恒压,其它条件都不变,则平衡时X2O5的转化率和平衡常数都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1 | B. | 0.15 | C. | 0.2 | D. | 0.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化学式 | 电离平衡常数 |
HCN | K=4.9×10-10 |
CH3COOH | K=1.8×10-5 |
H2CO3 | K1=4.4×10-7,K2=4.7×10-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酸 | B. | 葡萄糖 | C. | 蔗糖 | D. | 甲酸异丙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已知2SO2(g)+O2?2SO3(g)为放热反应,则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 |
B. |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
C. | 已知2C(s)+2O2(g)=2CO2 (g)△H1 2C(s)+O2(g)=2CO(g)△H2则△H1<△H2 | |
D. | 已知H+(aq)+OH-(aq)=H2O(1)△H=-57.3kJ/mol,则任何酸碱中和的反应热均为57.3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Fe2(SO4)3•(NH4)2SO4•2H2O | B. | Fe2(SO4)3•2(NH4)2SO4•2H2O | ||
C. | Fe2(SO4)3•2(NH4)2SO4•6H2O | D. | 2Fe2(SO4)3•(NH4)2SO4•6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