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关于下列四个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图①是体系Fe3+(aq)+SCN-(aq)?Fe(SCN)2+(aq) 中的c[Fe(SCN)2+]温度T的平衡图象.A点与B点相比,A点的c(Fe3+) 大
B.图②表示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 与时间t的关系.则反应中镁和铝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3
C.图③表示电源X极为正极,U形管中为AgNO3溶液,则b管中电极反应式是:4OH--4e-=O2↑+2H2O
D.图④表示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分析 A.根据图象可知,A点与B点相比,A点的c[Fe(SCN)2+]大,可根据化学平衡判断;
B.根据图象中可知,反应中镁和铝的反应所需时间之比为2:3,判断其反应速率之比;
C.电源X极为正极,则Y极为负极,则b管中石墨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D.CCl4的密度大于水.

解答 解:A.根据图象可知,A点与B点相比,A点的c[Fe(SCN)2+]大,说明A点相对于B点平衡右移,故A点c(Fe)3+小,故A错误;
B.根据图象中可知,反应中镁和铝的反应所需时间之比为2:3,可知其反应速率之比为3:2,故B错误;
C.电源X极为正极,则Y极为负极,与Y极相连的b管石墨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而选项中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CCl4的密度大于水,而且与水会分层,四氯化碳在下层,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分析图象中曲线的变化特征,把握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此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尽应中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A.Na2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B.氢氧化铜与稀硫酸的反应
C.锌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
D.二氧化碳与生石灰作用生成碳酸钙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都是(  )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并加热,反应后再加入水,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B.向盛有20g蔗糖的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再加入少许浓硫酸,迅速搅拌,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
C.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搅拌,即可制得白色的氢氧化亚铁
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0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P2O5是非氧化性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可用P2O5干燥的是b
a.NH3      b.HI       c.SO2       d.CO2
(2)KClO3可用于实验室制O2,若不加催化剂,400℃时分解只生成两种盐,其中一种是无氧酸盐,另一种盐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KClO3$\frac{\underline{\;400℃\;}}{\;}$KCl+3KClO4
(3)工业生产甲醇的常用方法是:CO(g)+2H2(g)?CH3OH(g)△H=-90.8kJ/mol.
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
2CO(g)+O2(g)=2CO2(g)△H=-566.0kJ/mol
计算2CH3OH(g)+3O2(g)=2CO2(g)+4H2O(l)△H=-1527.6KJ/mol.
(4)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醇燃料电池装置.
①该电池工作时,负极是b极(填“a”或“b”);
②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该电池负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OH+8OH--6e-=CO32-+6H2O.
(5)电解法促进橄榄石(主要成分是Mg2SiO4)固定CO2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Mg2SiO4(s)+4HCl(aq)═2MgCl2(aq)+SiO2 (s)+2H2O(l)△H=-49.04kJ•mol-1

①某橄榄石的组成是Mg9FeSi5O20,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9MgO•FeO•5SiO2
②在上图虚框内补充一步工业生产流程
③经分析,所得碱式碳酸镁产品中含有少量NaCl和Fe2O3.为提纯,可采取的措施依次为:对溶解后所得溶液进行除铁处理、对产品进行洗涤处理.判断产品洗净的操作是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如无沉淀产生,则已洗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Zn(s)+CuSO4(aq)═ZnSO4(aq)+Cu(s)△H=-216 kJ•mol-1,则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B.若一定条件下,A═B△H<0,说明A物质比B物质稳定
C.101 kPa时,2H2(g)+O2(g)═2H2O(l)△H=-571.6 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
D.H+ (aq)+OH- (aq)═H2O(l)△H=-57.3 kJ•mol-1,含1 mol NaOH的溶液与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 kJ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化合物F是一种抗心肌缺血药物的中间体,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1)化合物C中的官能团为醚键和氯原子(填官能团的名称).
(2)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由A→B的反应类型是:还原反应.
(3)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22种.试写出一种分子中只含有6种等效氢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含有2个独立苯环,无其他环状结构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
③不能和FeCl3发生显色反应,但水解产物可以,分子中含有甲基
(4)(4)已知:RCH2CN$→_{催化剂,△}^{H_{2}}$RCH2CH2NH2,请写出以为原料制备化合物X()(结构简式见图)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可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溶液因水解显碱性的是(  )
A.碳酸钠B.硝酸钠C.石灰水D.氯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如下几种阴阳离子:
阳离子Fe3+、Al3+、Fe2+、Ba2+、Na+
阴离子Cl-、CO32-、NO3-、SO42-、SiO32-
现对该废水样品进行以下研究:
Ⅰ.向试管中滴加浓盐酸,有少量的无色气体生成,气体遇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
Ⅱ.若向Ⅰ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Ⅲ.若向Ⅰ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所得滤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废水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NO3- SO42-,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Ba2+
(2)写出Ⅲ的所得滤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的离子方程式:AlO2-+CO2+2H2O=Al(OH)3↓+HCO3-
(3)已知用铝粉可以除去废水中的一种阴离子(X).若控制溶液的pH为10.7左右,再加入铝粉,除去X离子的同时产生氨气和氮气,且体积比为1﹕4,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配平:(X用具体的离子符号表示)
Al+X+OH-=AlO2-+NH3+N2+16Al+9NO3-+7OH-=16AlO2-+NH3↑+4N2↑+2H2O
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NH3、N2
若除去0.2mol X离子,要消耗铝9.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不一定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