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酸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 | |
B. |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大 | |
C. | 滴定前滴定管内有气泡,终点读数时无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 |
D. |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
分析 A.若测定酸溶液的pH时,测定结果偏高;
B.将碱缓慢倒入酸中,导致损失热量较多,测定的温度偏低;
C.滴定过程中标准液填充了气泡,导致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
解答 解:A.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酸溶液的pH,若为中性溶液,pH不变,若为碱性溶液,测定结果偏低,若为酸性溶液,测定值偏高,故A错误;
B.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必须迅速将酸碱混合,若将碱缓慢倒入酸中,由于散失热量较多,所测温度值偏低,故B错误;
C.滴定前滴定管内有气泡,终点读数时无气泡,标准液填充了气泡,则所测体积偏大,故C错误;
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加入的蒸馏水位于刻度线下方,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涉及pH试纸使用、中和热的测定、中和滴定误差分析、溶液配制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电离能/kJ•mol-1 | I1 | I2 | I3 | I4 |
A | 578 | 1 817 | 2 745 | 11 578 |
B | 738 | 1 451 | 7 733 | 10 54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操作 | 现象 |
向反应瓶中加入6.5g锌粉,然后加入50mL 1.0mol•L-1的FeCl3溶液,搅拌 | 溶液温度迅速上升,稍后出现红褐色沉淀,同时出现少量气泡;反应一段时间后静置,上层溶液为浅绿色,反应瓶底部有黑色固体 |
收集检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 集气管口靠近火焰,有爆鸣声 |
操作 | 现象 |
将5mL 1.0mol•L-1的FeCl3溶液与0.65g锌粉混合 | 溶液温度迅速上升,开始时几乎没有气泡 |
将5 mL 0.2 mol•L-1(或pH=0.7)的盐酸与0.65g锌粉混合 | 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探究Fe与Cl2反应可能生成FeCl2 | |
B. | 探究Na与H2O反应可能有O2生成 | |
C. | 探究Na2O2与S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 |
D. | 探究Mg与HNO3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可能含有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④⑥⑦ | B. | ①②⑤⑦ | C. | ②④⑥ | D. | ②④⑥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9种 | B. | 8种 | C. | 7种 | D. | 6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沉淀X的成分是SiO2 | |
B. | 将蛇纹石试样直接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可得到红色颜料Fe2O3 | |
C. | 在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得到沉淀是Fe(OH)3 | |
D. | 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液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 |
B. | pH试纸使用时不需要润湿,红色石蕊试纸检测气体时也不需要润湿 | |
C. | 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 | |
D. | 蒸馏时蒸馏烧瓶中的液体尽量多些,加沸石进行蒸馏,但液体也不能蒸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