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将铁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的27.2g,加200ml某浓度的稀硫酸使之恰好完全反应.当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时,收集到标况下的H2 2.24L,当向溶液中滴几滴KSCN溶液时,溶液不显红色.
①求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②所加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铁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当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时,收集到标况下的H2 2.24L,当向溶液中滴几滴KSCN溶液时,溶液不显红色,说明最终得到硫酸亚铁,发生反应为:Fe+2H+=Fe2++H2↑、Fe2O3+6H+=2Fe3++3H2O、Fe+2Fe3+=3Fe2+,根据铁和稀硫酸反应方程式知,生成0.1mol氢气需要铁的物质的量为0.1mol,设铁的物质的量为x,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y,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及二者质量列方程解答,
①m(Fe2O3)=n(Fe2O3).M(Fe2O3),进而计算其质量分数;
②根据原子守恒得n(H2SO4)=n(FeSO4)=n(Fe)+2n(Fe2O3),再根据c=
n
V
计算.
解答: 解:氢气的物质的量=
2.24L
22.4L/mol
=0.1mol,
将铁通入稀硫酸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Fe+2H+=Fe2++H2↑、Fe2O3+6H+=2Fe3++3H2O、Fe+2Fe3+=3Fe2+,根据铁和稀硫酸反应方程式知,生成0.1mol氢气需要铁的物质的量为0.1mol,设铁的物质的量为xmol,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ymol,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及质量守恒,可得:
56x+160y=27.2
2(x-0.1)=2y(3-2)
,解得x=0.2、y=0.1,
①m(Fe2O3)=n(Fe2O3).M(Fe2O3)=0.1mol×160g/mol=16g,故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16g
27.2g
×100%=58.8%,
答: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58.8%.
②根据原子守恒得n(H2SO4)=n(FeSO4)=n(Fe)+2n(Fe2O3)=0.2mol+0.2mol=0.4mol,故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0.4mol
0.2L
=2mol/L,
答:所加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mol/L.
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物的计算,明确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根据守恒思想进行计算,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S2O32-+4H+=SO42-+3S↓+2H2O
B、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
C、FeS溶于过量稀硝酸中:FeS+2H+=Fe2++H2
D、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H2O2+2I-+2H+=I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pH相同的盐酸、硫酸和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顺序是
 
;若与烧碱发生中和反应,消耗烧碱的物质的量大小顺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虽然小,但在碘化钾溶液中溶解度却明显增大这是由于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I-+I2=I3-.I3-离子的中心原子周围σ键电子对对数为
 
,孤电子对对数为
 
,I3-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与KI3类似的,还有CsICl2等.已知CsICl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倾向于生成晶格能更大的物质,则它按下列
 
式发生.
A.CsICl2=CsCl+ICl        B.CsICl2=CsI+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个周期中常见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由X形成的单质是最清洁的能源
Y 原子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只有一对成对电子
Z Z存在质量数为27,中子数为14的核素
W +3价离子3d能级为半充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为1:2和1:3构成分子A和B,则A的结构式为
 
;B的电子式为
 

(2)元素Y、Z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该物质耐高温、强度高,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由此可推知它为
 
晶体.
(3)Z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
 
族.一定量的Z单质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时共转移了3mol电子,放出Q 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W2+电子排布式为
 
,向试管里W元素+2价的氯化物的水溶液中通入氧气,发现溶液呈黄色,且试管内壁有红褐色固体生成,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小组同学要配制100mL 0.100mol?L-1 Na2CO3溶液.下图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操作.

A B C D E F
(1)配制过程的先后顺序为(用字母A~F填写)
 

(2)配制过程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
 

(3)用Na2CO3?10H2O来配制溶液,若晶体已经部分失去结晶水,则所配得溶液的浓度会
 
(填“偏高”、“偏低”、“不变”).
(4)步骤A通常称为洗涤,如果没有步骤A,则配得溶液的浓度将
 
(填“偏高”、“偏低”、“不变”);步骤F称为
 
,如果俯视刻度线,配得溶液的浓度将
 
(填“偏高”、“偏低”、“不变”).
(5)在步骤B之后,需
 
才进行下一步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常温下向20mL 0.1mol?L-1某酸(用HAc表示)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 NaOH溶液,用pH计来测定溶液中pH数据如下表,作出pH与NaOH溶液体积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请根据表中数据和滴定曲线回答以下问题:
V(NaOH)mL0.0010.0018.0019.8019.9820.0020.0220.2022.0040.00
pH3.04.75.76.77.78.79.710.711.712.5
(1)实验中的指示剂最好使用
 

(2)当V(NaOH)=20.00mL时,请写出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两种平衡状态的表示式
 
 

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a、b、c、d四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该温度下,滴定曲线上c点时HAc的电离平衡常数Ka=
 
(用含V的代数简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偏二甲肼与N2O4 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CH32NNH2(l)+2N2O4(l)=2CO2(g)+3N2(g)+4H2O(g)--(Ⅰ)
(1)反应(Ⅰ)中氧化剂是
 

(2)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N2O4(g)?2NO2(g)--(Ⅱ),一定温度下,反应(Ⅱ)的焓变为△H.现将1mol 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若在相同温度下,上述反应改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3s后NO2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0~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O4)=
 
mol?L-1?s-1
(3)NO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NH4NO3.25℃时,将amol NH4NO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向该溶液滴加bL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的水的电离平衡将
 
(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
 
mol?L-1.(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取Kb=2×10-5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X
反应Ⅰ
氧化物
反应Ⅱ
强酸或强碱,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①X一定是单质;②反应Ⅱ一定是化合反应;③若强酸为HNO3,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④若强碱为NaOH,氧化物一定是Na2O.
A、①③B、②③C、②③④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