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为检验Na2SO3溶液中是否含有Na2SO4应选用的试剂是


  1. A.
    BaCl2溶液
  2. B.
    BaCl2溶液、稀盐酸
  3. C.
    BaCl2溶液、稀硝酸
  4. D.
    BaCl2溶液、稀硫酸
B
亚硫酸钠和硫酸钠都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但亚硫酸钡能和盐酸反应,生成SO2、氯化钡和水,所以B正确,A、D不正确。由于硝酸具有氧化性,能被亚硫酸钠氧化生成硫酸钠,所以C不正确,答案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常州三模)粗盐提纯的研究.
【有关资料】
化学式 CaCO3 CaSO3 CaC2O4 Mg(OH)2
Ksp 4.96×10-9 4.96×10-9 2.34×10-9 5.61×10-1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粗盐的提纯和检验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新的方案.已知该粗盐样品中主要含有不溶性杂质、Mg2+、Ca2+等(忽略SO42-的存在),该小组设计流程如下:

【设计除杂过程】
(1)操作①中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
烧杯
玻璃棒
玻璃棒
.操作②的名称为
过滤
过滤
,若在操作②结束后发现溶液B略有浑浊,应采取的措施是
换过滤器并重新进行过滤操作
换过滤器并重新进行过滤操作

(2)混合液A的主要成分是
NaOH、Na2CO3
NaOH、Na2CO3
.(填化学式)
【检验除杂效果】
(3)为检验溶液B中Mg2+、Ca2+是否除尽,通常分别取少量溶液B于两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检验Mg2+是否除尽.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
NaOH
NaOH
溶液(填化学式),看是否有沉淀生成.
步骤二:检验Ca2+是否除尽.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某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效果最好的是
C
C
(填字母).
A、Na2CO3       B、Na2SO3        C、Na2C2O4
【获取纯净食盐】
(4)对溶液B加热并不断滴加6mol?L-1的盐酸溶液,同时用pH试纸检测溶液,直至pH=5时停止加盐酸,得到溶液C.该操作的目的是
除去NaOH和Na2CO3
除去NaOH和Na2CO3

(5)将溶液C倒入
蒸发皿
蒸发皿
(填仪器名称)中,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
蒸发皿中有大量固体析出
蒸发皿中有大量固体析出
时(填现象),停止加热.
【问题讨论】
(6)在除杂过程中,向粗盐悬浊液中加混合液A时需要加热,目的是
加快沉淀生成
加快沉淀生成
,该操作中控制溶液pH=12可确保Mg2+除尽,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溶液B中Mg2+物质的量浓度将被控制在
5.61×10-8mol?L-1
5.61×10-8mol?L-1
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为探究亚硫酸钠的热稳定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加热,并利用受热后的固体试样和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某种固体物质受热发生了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D

A.充分加热后一定有固体残留           
B.加热前后固体颜色一定无变化
C.加热前后固体质量一定有变化         
D.一定生成了新的物质
E.充分加热后得到的残留固体一定为混合物
(2)查阅资料: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受热到600℃才开始分解,且分解产物只有硫化钠和另外一种固体.如果加热温度低于600℃,向所得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在滴加稀盐酸的整个过程中H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趋势为
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3)如果加热温度为700℃,向所得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观察到烧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且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固体试样跟盐酸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2S2-+SO32-+6H+=3S↓+3H2O
2S2-+SO32-+6H+=3S↓+3H2O
;此时在B、C两装置中可能观察到得现象为
B中品红溶液褪色,C中无明显变化
B中品红溶液褪色,C中无明显变化

(4)在(3)中滴加足量盐酸后,烧瓶内除Cl-外,还存在另一种浓度较大的阴离子(X).为检验该阴离子(X),先取固体试样溶于水配成溶液,为了加速固体试样的溶解,可采取
搅拌(或加热)
搅拌(或加热)
的措施.以下是检验阴离子(X)的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
(填“甲”或“乙”),请说明另一方案不合理的原因
甲中先加入具有强氧化性的稀HNO3,它能将SO32-氧化成SO32-,不能判定是否生成SO32-
甲中先加入具有强氧化性的稀HNO3,它能将SO32-氧化成SO32-,不能判定是否生成SO32-

方案甲: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HNO3,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
方案乙: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HCl,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
(5)写出Na2SO3固体加热到600℃以上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Na2SO3
  △  
.
 
Na2S+3Na2SO4
4Na2SO3
  △  
.
 
Na2S+3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徐汇区二模)某同学为了探究SO2与Na2O2的反应是否类似于CO2,设计反应装置见图.

(1)选择制取SO2的合适试剂
bc
bc

a.10%的H2SO4溶液   b.80%的H2SO4溶液   c.Na2SO3固体    d.CaSO3固体
(2)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
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

(3)上述反应装置有些不足之处,为完善该装置,请从供选择的装置中选择需要的装置
(填编号),说明所选装置在整套装置中的位置
将②加在A和B之间
将②加在A和B之间

(4)移开棉花,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试管口,木条不复燃,该同学认为SO2与Na2O2的反应不同于CO2,请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Na2O2=Na2SO4
SO2+Na2O2=Na2SO4

(5)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设计如下方案

上述方案
不合理
不合理
(填“合理”、“不合理”),理由:
如果固体中还有未反应的Na2O2,也能氧化亚硫酸钠为硫酸钠.
如果固体中还有未反应的Na2O2,也能氧化亚硫酸钠为硫酸钠.

(6)Na2O2反应完全后,为确定所得固体的组成,可进行如下操作:称取样品m g并溶于适量的水中,
acd
acd
(选择下列操作的编号按操作顺序填入),烘干,称量,干燥沉淀质量为n g,计算含量.
a.加足量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b.加足量硫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c.过滤;d.洗涤; e.蒸发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与过氧化钠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小组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
甲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SO2=2Na2SO3+O2
2Na2O2+2SO2=2Na2SO3+O2
.乙同学认为Na2O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该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你认为乙同学的方案是否合理
(答“是”或“否”);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
稀HNO3可以把BaSO3氧化为BaSO4
稀HNO3可以把BaSO3氧化为BaSO4
若反应后的固体有Na2O2残留,溶于水后可把SO32- 氧化为 SO42-
若反应后的固体有Na2O2残留,溶于水后可把SO32- 氧化为 SO42-

(2)第二小组同学利用下图中的有关装置(固定装置及胶管略去)验证CO气体能否与Na2O2反应.已知:H2C204
 浓硫酸 
.
CO2↑+CO↑+H2O若CO能够与Na2O2发生反应,则预测反应产物为
Na2CO3
Na2CO3
;验证该产物可选择的试剂是
稀H2SO4(或稀HC1)和澄清石灰水
稀H2SO4(或稀HC1)和澄清石灰水
.上述实验中选择的最简单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为
abcf
abc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同学们为探究Na2SO3和SO2有关性质进了相关的实验(已知:H2S是一种酸性气体,且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1)取一定量没有变质纯净的Na2SO3?7H2O晶体,经600℃以上的强热至恒重,通过分析及计算表明,恒重后的样品质量恰好等于无水亚硫酸钠质量的计算值,而且各元素的组成也同样与亚硫酸钠组成符合.但将加热恒重后的样品溶于水,却发现溶液的碱性大大高于亚硫酸钠溶液的期望值.经过仔细思考,同学们提出了对这种反常现象的合理解析.
①你对这结论的解释是(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②请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验证以上的解释.(只要求写出实验设计的原理和判断结论,不要求具体的实验操作)
 

(2)为探究SO2与氯化钡溶液能否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甲、乙两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关闭装置A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打开弹簧夹,通入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精英家教网
①写出构成装置A的玻璃仪器的名称
 

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生成C中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④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请你提出合理的解释(只要求讲出一种情况)
 
.为证实你自己的观点,只要在原实验基础上,再多进行一步实验操作,该操作是
 

⑤通过本实验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