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平衡状态A与C相比,平衡状态A的c(CO)较小 | |
B. | 在t2时,D点的反应速率:ν(逆)>ν(正) | |
C. | 反应CO(g)+H2O(g)?CO2(g)+H2(g)的△H>0 | |
D. | 若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
分析 A.根据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分析CO的浓度;
B.T2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c(CO2)高于平衡浓度,故反应向逆反应进行;
C.由图可知,温度越高平衡时c(CO2)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
D.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判断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解答 解:A.平衡状态A与C相比,C点温度高,已知△H>0,升高温度平衡正移,CO浓度减小,所以A点CO浓度大,故A错误;
B.T2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c(CO2)高于平衡浓度,故反应向逆反应进行,则一定有υ(正)<υ(逆),故B正确;
C.由图可知,温度越高平衡时c(CO2)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进行,故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即△H>0,故C正确;
D.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故K1<K2,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曲线的各点都处于平衡状态,明确化学平衡及其影响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5℃时,CuS的溶解度大于ZnS的溶解度 | |
B. | 25℃时,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Cl2、CuCl2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Na2S,最先出现沉淀的是FeS | |
C. | 除去ZnCl2溶液中的Cu2+,可以选用FeS作沉淀剂 | |
D. | 将足量CuSO4溶解在0.1mol/L的H2S溶液中,S2-能达到的最大浓度为$\sqrt{1.3}×{10^{-18}}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原理 | m=cVM |
实验仪器 | 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
实验步骤 | (1)计算:溶质NaCl固体的质量为11.7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NaCl固体. (3)溶解: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搅拌. (4)转移、洗涤: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中. (5)定容:将蒸馏水注入仪器至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 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6)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然后静置. |
思考与探究 | (7)某同学在实验步骤(6)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再向容器中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该同学所配置溶液是浓度< (填“>”、“=”或“<”)2.00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水或通入HCl气体都能使$\frac{c({H}^{+})}{c(C{H}_{3}COOH)}$的值增大 | |
B. | 0.1mol•L-1的醋酸钠溶液20mL与0.1mol•L-1盐酸10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有c(CH3COO-)>c(Cl-)>c(H+)>c(CH3COOH) | |
C. | pH=4的醋酸与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7 | |
D. | 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frac{c(O{H}^{-})}{c({H}^{+})}$=1×10-6,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1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为正极,b为负极 | |
B. | 该电池工作时PbO2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 |
C. | b极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 | |
D. | 调节电解质溶液的方法是补充Cu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氟化物 | G的氟化物 | Q的氟化物 | R的氟化物 |
熔点/K | 993 | 1 539 | 18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X<YH3<ZH4 | |
B.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H2XO4>H3YO4>H2ZO3 | |
C. |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X>Y>Z | |
D. | 元素原子的半径:X<Y<Z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