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下列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 乙醇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
| B. | 苯、乙醇、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
| C. | 甲苯和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D. | 苯酚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故苯酚属于羧酸 |
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
A.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具有酸性,都可与钠反应;
B.苯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乙醇、乙酸的酯化反应为取代反应;
C.甲苯被氧化生成苯甲酸,乙烯含有碳碳双键,易氧化;
D.苯酚不含羧基.
解答:
解:A.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具有酸性,都可与钠反应,故A正确;
B.苯可与溴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乙醇、乙酸的酯化反应为取代反应,故B正确;
C.甲苯被氧化生成苯甲酸,乙烯含有碳碳双键,易氧化,故C正确;
D.苯酚不含羧基,不属于羧酸,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性质,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现象:①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锌片,看到有气泡生成;②向上述稀硫酸中插入铜片,没有看到有气泡生成;③将锌片与铜片上端接触并捏住,一起插入稀硫酸中,看到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且生成气泡的速率比实验①中快;④在锌片和铜片中间接上电流计,再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下列关于以上实验设计及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 实验①、②说明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 |
| B. | 实验③说明发生原电池反应时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 C. | 实验③说明在该条件下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
| D. | 实验④说明该原电池中铜为正极、锌为负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卤代烃在NaOH存在下水解生成的有机物都是醇 |
| B. | 所有的一元醇都能被氧化为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醛或酮 |
| C. | 与 互为同系物 |
| D. | 分子式为C3H8与C6H14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处理不可行的是( )
①将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制备CH3﹣CH═CH2
②向甲酸和甲醛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甲酸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检验混合物中是否含有甲醛
③向丙烯醛(CH2=CH﹣CHO)中滴入KMnO4(H+)溶液,观察紫色褪去,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④为验证某RX是碘代烷,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后,将溶液冷却后再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 A. | 只有①③ | B. | 只有①②④ | C. | 只有②③④ | D. | 都不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来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本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 .
(2)配置混合溶液时,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是 (填“A”或“B”).
A.先加乙醇,再慢慢注入浓硫酸和乙酸 B.先加浓硫酸,再慢慢注入乙醇和乙酸
(3)浓硫酸的作用是 .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5)实验完成后,右边试管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生成.若要分离10mL该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 ,这种分离方法叫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泡沫灭火机内装的药液之一是NaHCO3饱和溶液,而不选用更廉价的Na2CO3饱和溶液,其原因是( )
①质量相同的两种钠盐,NaHCO3与足量酸反应产生的CO2比Na2CO3多
②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的CO2,消耗酸的量NaHCO3比Na2CO3少
③NaHCO3与酸反应比Na2CO3快得多
④NaHCO3比Na2CO3稳定,便于长期保存.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菜谱中记载: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五价砷,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两者同食时会生成有毒的+3价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该反应中维生素C作催化剂
B.砒霜是砷的氧化物,由上述信息可推知砒霜中含有的砷可能是+3价砷
C.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 D.上述反应中维生素C作氧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