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在某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在T℃时按图1所示发生反应:

mA(g)+nB(g)?pD(g)+qE(s)?H<0(m、n、p、q为最简比例的整数).
(1)根据图1所示,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用D表示该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
方程式中m:n:p:q=2:1:3:1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为1.7(保留至一位小数);
(3)下列措施能增大B的转化率的是C、E
A.升高温度                          B.保持体积不变通入1molB
C.保持体积不变移出部分物质D(g)      D.将容器的容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
E.保持体积不变通入1mol A
(4)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B、C、D
A.恒容恒温时容器中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中D浓度不变
C.v(A)=v(A)                          D.恒容时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
(5)反应达到平衡后,第7min时,改变条件,在第9min达到新的平衡,在图2上作出第7min至第15min
下列情况下,D浓度变化图象
①若降低温度且平衡时D物质的量变化了0.4mol (用虚线)
②若将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一半(用实线)

分析 (1)v=$\frac{△c}{△t}$,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2)A、B减少,C、D增加,则A、B为反应物、C、D为生成物,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为2:1:3:1,则
         2A(g)+B(g)?3D(g)+E(s)
开始    0.4        0.5          0       
转化     0.2        0.1         0.3
平衡   0.2         0.4          0.3
K=$\frac{0.{3}^{3}}{0.{2}^{2}×0.4}$;
(3)能增大B的转化率,平衡正向移动,但不能加入B;
(4)结合平衡的特征“等、定”判定平衡状态;
(5)在第9min达到新的平衡,在图2上作出第7min至第15min
①若降低温度且平衡时D物质的量变化了0.4mol,平衡正向移动,生成D,且反应速率加快(用虚线);
②若将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一半,平衡不移动(用实线).

解答 解:(1)根据图1所示,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用D表示该反应速率为$\frac{\frac{0.6mol}{2L}}{3min}$=0.1 mol/(L•min);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方程式中m:n:p:q=2:1:3:1,
故答案为:0.1 mol/(L•min);2:1:3:1;
(2)A、B减少,C、D增加,则A、B为反应物、C、D为生成物,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为2:1:3:1,则
         2A(g)+B(g)?3D(g)+E(s)
开始    0.4        0.5          0       
转化     0.2        0.1         0.3
平衡   0.2         0.4          0.3
K=$\frac{0.{3}^{3}}{0.{2}^{2}×0.4}$=1.7,
故答案为:1.7;
(3)A.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小,故A不选;                          
B.保持体积不变通入1molB,B的转化率减小,故B不选;
C.保持体积不变移出部分物质D(g),平衡正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故C选;      
D.该反应为体积不变的反应,将容器的容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平衡不移动,故D不选;
E.保持体积不变通入1mol A,平衡正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故E选;
故答案为:C、E;
(4)A.恒容恒温时容器中气体压强始终保持不变,不能判定平衡,故A不选;       
B.混合气体中D浓度不变,为平衡特征“定”,可判定,故B选;
C.v(A)=v(A),为平衡特征“等”可判定,故C选;                          
D.气体的质量为变量,则恒容时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达到平衡状态,故D选;
故答案为:B、C、D;
(5)①若降低温度且平衡时D物质的量变化了0.4mol,平衡正向移动,生成D,且反应速率加快(用虚线);
②若将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一半,平衡不移动(用实线),起点在第7分钟,拐点在第9分钟,且降低温度的图象不能超越0.6mol/L,图象为,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速率及化学反应的确定,平衡三段法及K的计算、平衡移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综合性较强,注意E为固体,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氨气分子的电子式:B.Mg2+结构示意图:
C.乙酸的结构简式:CH3COOHD.乙醇的分子式C2H5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  )
A.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所含分子数目为NA
B.1mol•L-1  K2SO4溶液所含K+数目为2NA
C.1mol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或Na2O2时,失电子数目均为NA
D.O2的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已知:H2(g)+F2(g)═2HF(g)△H=-546.6kJ•mol-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44.8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22.4 L的氢气和22.4 L的氟气吸收546.6 kJ热量
B.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546.6 kJ
C.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高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2 mol H-F键的键能比1 mol H-H键和1 mol F-F 键的键能之和大546.6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化合物Ⅲ是合成中药黄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的中间体,合成方法如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I的分子式为C9H10O4
B.II中所有原子有可能均共面
C.可用FeCl3溶液鉴别有机物I和III
D.1 mol产物III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1.5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向煮沸的 1 mol•L-1 NaOH 溶液中滴加 FeCl3饱和溶液制备 Fe(OH)3 胶体
B.向混有醋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 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醋酸
C.检验甲酸中是否含有甲酸丙酯时,可以往混合液中加入足量 NaOH 溶液以中和甲酸,再滴加银 氨溶液看是否产生银镜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多硫化钠Na2Sx(x≥2)在NaOH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成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X+1)NaClO+Na2Sx+(2X-2)NaOH=(3X+1)NaCl+XNa2SO4+(X-1)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标准状况下,将672LNH3完全溶于1L水中,所得氨水的密度为0.755g/mL,则:
(1)所得氨水(溶质按NH3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8%(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