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A、CB、NC、OD、F
分析: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越少,半径越小;电子层一样,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解答:解:C、N、O、F是第二周期的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顺序,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最小的是F.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注意规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越少,半径越小;电子层一样,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岳阳二模)现有七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G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A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
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
I1=738kJ/mol  I2=1451kJ/mol  I3=7733kJ/mol  I4=10540kJ/mol
D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
E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4
F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G在周期表的第七列

(1)已知BA5为离子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

(2)B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
3
3
个方向,原子轨道呈
纺锤形
纺锤形

(3)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C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如图: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
泡利原理
泡利原理

(4)G位于
第ⅦB
第ⅦB
d
d
区,价电子排布式为
3d54s2
3d54s2

(5)DE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3
sp3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其空间构型为
三角锥形
三角锥形

(6)检验F元素的方法是
焰色反应
焰色反应
,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将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将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7)若某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丙所示.则晶胞中该原子的配位数为
12
12
,该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为四种基本模式中的
铜型
铜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
已知A、B、C、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原子的L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D与E同主族,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F3+离子M层3d轨道电子为半满状态.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写出F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63d64s2
1s22s22p63s23p63d64s2
,F位于周期表
d
d
区.
(2)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N>O>C
N>O>C

(3)F和M(质子数为25)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    素 M F
电能
(kJ?mol-1
I1 717 759
I2 1509 1561
I3 3248 2957
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
Mn2+的3d轨道电子排布为半满状态较稳定
Mn2+的3d轨道电子排布为半满状态较稳定
而Fe2+的3d轨道电子数为6,不是较稳定状态
而Fe2+的3d轨道电子数为6,不是较稳定状态

(4)已知F晶体的堆积方式与金属钾相同,则F晶胞中F原子的配位数为
8
8
,一个晶胞中F原子的数目为
2
2

(5)H2S和C元素的氢化物(分子式为H2C2)的主要物理性质比较如下:
熔点/K 沸点/K 标准状况时在水中的溶解度
H2S 187 202 2.6
H2C2 272 423 以任意比互溶
H2S和H2C2的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相同,造成上述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氧元素电负性很强,H2O2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熔沸点比H2S高,H2O2分子与水分子可形成氢键,所以与任意比互溶
氧元素电负性很强,H2O2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熔沸点比H2S高,H2O2分子与水分子可形成氢键,所以与任意比互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结构)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请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G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3
1s22s22p3
,其气态氢化物易液化,其原因是
氨分子之间有氢键
氨分子之间有氢键

(2)XR2中,X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sp3
sp3
,化合物ER2的熔点较XR2低,其原因是
CO2属于分子晶体,SiO2属于原子晶体
CO2属于分子晶体,SiO2属于原子晶体

(3)E、G、R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N>O>C
N>O>C
(用元素符号填空).
(4)由A、E、G、R四种元素所形成的微粒中互为等电子体的有多组,请写出其中两组的化学式
CH4和NH4+、NH3和H3O+
CH4和NH4+、NH3和H3O+

(5)单质Z的晶体在1183K以下时为体心立方堆积,在1183K以上时为面心立方堆积,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体心立方晶胞和面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Z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1:2
1:2
.Z3+比Z2+更稳定一些,其原因可能是
Fe2+转化为Fe3+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3d6状态转变为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
Fe2+转化为Fe3+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3d6状态转变为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贵州省湄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带解析) 题型:填空题

(1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周期\主族
I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A
0
2
 
 
 
 

 

 
3




 



4

?
 
 
 
 
?
 
 
【小题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④              ;?            
【小题2】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⑤              ;?                    
【小题3】在①~?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均填元素符号)
【小题4】元素⑦与元素⑧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a.常温下⑦的单质和⑧的单质状态不同  
b.⑧的氢化物比⑦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⑦和⑧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小题5】 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跟它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除外)可以形成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小题6】元素⑥是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之一,其氧化物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该氧化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_键(填“离子”或“共价”)
【小题7】 在一定条件下,若将元素①的单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入4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半分钟后测得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为1.4 mol,则用元素①的单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省高三“联测促改”活动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X、Y、Z、W、R.均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Y原子最外层有2对成对电子,Z的原子序数为Y的原子序数的2倍,W3+的基态离子3d轨道为半充满状态,R的氢氧化物悬浊液可用于检验葡萄糖的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2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比是         

(2)R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该晶胞中所含的原子个数是   

(3)下列有关X、Y、W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X的第一电离能在同族元素中最小

②常温下,Y的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

③XY3-中X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 杂化

④W属于d区的元素

(4) 将X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滴入R的氢氧化物悬浊液中,可得深蓝色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是                              

(5)将Na2Y2与W2的硫酸盐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并投入水中,溶液中出现红褐色沉淀并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