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大量共存:Na+、Ba2+、Cl-、CO32-
B.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NH4+、Fe3+、SO42-、CI-
C.氢氧化铁跟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H++Fe(OH)3═Fe3++3H2O
D.碳酸氢钠溶液跟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CO3-+OH-═H2O+CO2

分析 A.离子结合生成沉淀;
B.Fe3+为黄色;
C.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D.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解答 解:A.Ba2+、CO3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A错误;
B.Fe3+为黄色,与无色不符,故B错误;
C.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离子反应为3H++Fe(OH)3═Fe3++3H2O,故C正确;
D.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离子反应为HCO3-+OH-═H2O+CO3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共存及离子反应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写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离子结构示意图以及粒子半径大小比较
(1)Al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ⅢA族;S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ⅥA族.
(2)S2-电子式
(3)粒子半径比较:Mg2+<O2-,Mg2+<C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在一分钟内完成充放电的超常性能铝离子电池,充放电时AlCl4-和Al2Cl7-两种离子在Al电极上相互转化,其它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有机阳离子向铝电极方向移动
B.充电时,铝电极连接外加电源的正极,石墨电极连接外加电源的负极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Al-3e-+7AlCl4-=4Al2Cl7-
D.该电池的工作原理为:3Cn+4Al2Cl7-$?_{充电}^{放电}$3CnAlCl4+Al+AlC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装置工作-段时间后.各池出现了不同现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A.N为直流电源的正极
B.乙池的总反应为4AgN03+2H20═4Ag+4HNO3+O2
C.丙池的反应符合电解精炼铜原理
D.要使丁池电解质溶液复原,需加适量的Cu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其中可用于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向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表中各项均正确的是(  )
选项加入物质现象解释或离子方程式
A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Cl-+Ag+═AgCl↓
B石蕊试液显红色氯水中有盐酸、次氯酸
CCaCO3有气体放出CO32-+2H+═H2O+CO2
DFeCl2和KSCN溶液有红色沉淀生成2Fe2++Cl2═2Fe3++2Cl-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备、干燥、收集气体及进行尾气处理的常见仪器装置.

Ⅰ.实验室制取NH3、O2均可选用C或G.
(1)若用G制取O2,分液漏斗中盛装是H2O,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
(2)若用C制取NH3,则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
(3)选用适当的装置(可重复选用),制取、收集一瓶干燥的NH3,并吸收多余气体以防污染环境.则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d→j,k→f,e→j,k→m.
Ⅱ.已知强酸可以制取弱酸.
(4)请选用适当的装置(可重复选用),验证酸性:HCl>H2CO3>H2SiO3.请将所选装置的编号(如A、B、C等)和装置中的试剂按连接顺序填入下表(可以不填满,但不能增加).
装置编号   
装置中的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亚硝酸钠(NaNO2)被称为工业盐,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以木炭、浓硝酸、水和铜为原料制备亚硝酸钠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室温下,①2NO+Na2O2=2NaNO2;②3NaNO2+3HCl=3NaCl+HNO3+2NO↑+H2O;③酸性条件下,NO或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完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后,实验开始前通入一段时间气体Ar,然后关闭弹簧夹,再滴加浓硝酸,加热控制B中导管均匀地产生气泡.上述操作的作用是排尽空气,防止生成的NO被O2氧化.
(2)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红棕色气体消失,铜片溶解,溶液变蓝,导管口有无色气泡冒出.
(3)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4)D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MnO4-+5NO+4H+=3Mn2++5NO3-+2H2O.
(5)预测C中反应开始阶段,固体产物除NaNO2外,还含有的副产物有Na2CO3和NaOH;为避免产生这些副产物,应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则E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碱石灰.
(6)利用改进后的装置,将3.12g Na2O2完全转化为NaNO2,理论上至少需要木炭0.4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
B.NH3、S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S02均是电解质
C.液态HC1、固体Na2SO4均不能导电,所以HC1、Na2S04均是非电解质
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