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中,锌电极为(  )
A.负极B.正极
C.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D.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

分析 该装置是原电池,Zn易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正极反应式为2H++2e-=H2↑,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Zn易失电子作负极,故A正确;
B、Zn易失电子作负极,而不是正极,故B错误;
C、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故C错误;
D、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正负极的判断方法、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即可解答,知道电子流向、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流向,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CH4和CO2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度比4:1B.分子数之比为4:11
C.体积比11:4D.物质的量之比为4: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碱性水解叫皂化反应
B.含淀粉或纤维素的物质可以酿酒
C.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鸡蛋清凝聚,蛋白质变性
D.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能以不同的数目和顺序彼此结合,形成更复杂的多肽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若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5.6 LCCl4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B.常温常压下,8g CH4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C.7.8g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D.常温下,0.1mol Fe与酸完全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1)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将乙炔通入[Cu(NH32]Cl溶液生成Cu2C2红棕色沉淀.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乙炔与氢氰酸反应可得丙烯腈H2C=CH-C≡N.丙烯腈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sp、sp2.[Cu(NH32]Cl的氨水溶液在空气中放置迅速由无色变为深蓝色,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4[Cu(NH32]++O2+8NH3?H2O=4[Cu(NH34]2++6H2O+4OH- 或4[Cu(NH32]++O2+8NH3+2H2O=4[Cu(NH34]2++4OH-
(2)实验室制乙炔使用的电石主要含有碳化钙,写出碳化钙的电子式,CaC2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体的相似(如图所示),但CaC2晶体中有哑铃形C22-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CaC2晶体中1个Ca2+周围距离最近的C22-数目为4.已知CaC2晶体的密度为2.22g/cm3,该晶胞的体积为1.92×10-22cm3

(3)甲醇催化氧化可得到甲醛,甲醛分子中的键角大约为120度,甲醇的沸点比甲醛的高,其主要原因是甲醇有分子间氢键,甲醛没有分子间氢键
(4)已知苯酚具有弱酸性,其Ka=1.1×10-10;水杨酸第一级电离形成的离子为判断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Ka2(水杨酸)<Ka(苯酚)(填“>”或“<”),其原因是中-OH的氢原子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更难电离出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关于证明海带中存在碘元素的实验,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海带中的碘可以直接用四氯化碳萃取
B.在蒸发皿中灼烧海带使之变为海带灰
C.将海带灰溶于水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D.为了将I-氧化,加入的氧化剂最好选择H2O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海藻中含有丰富的、以离子形式存在的碘元素.图是实验室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的一部分.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步骤①、③的操作分别是过滤、萃取分液
B.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步骤②的反应是否进行完全
C.步骤③中加入的有机溶剂是乙醇
D.步骤④的操作是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N2(g)+3H2(g) $?_{△}^{催化剂}$2NH3(g)在2分钟内NH3的反应速率为0.6mol/(L•min),则H2的反应速率为(  )
A.0.3 mol/L•minB.0.6 mol/(L•min)C.0.9 mol/(L•min)D.1.2 mol/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镁、锂在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特殊“对角线”关系,它们的性质相似.例如,它们的单质在过量氧气中燃烧时均只生成正常的氧化物等,下列关于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Li2SO4能溶于水
B.LiOH是易溶于水、受热不分解的强碱
C.Li遇浓硫酸不产生“钝化”现象
D.Li2CO3受热分解,生成Li2O和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