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检验C2H5Cl中的氯元素:将C2H5Cl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煮沸后,加过量的HNO3酸化,再加AgNO3溶液
B.混有乙酸、乙醇杂质的乙酸乙酯用饱和Na2CO3溶液进行除杂提纯
C.用碘酒验证汽油是否为裂化汽油
D.用溴水(分液)的方法除去己烷中的己烯

分析 A.应先酸化,防止干扰实验现象;
B.乙醇易溶于碳酸钠溶液,乙酸可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Na2CO3溶液;
C.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不饱和烃能和碘发生加成反应;
D.溴水与己稀发生后加成反应生成二溴己烷,二溴己烷易溶于己烷.

解答 解:A.氯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如直接加入硝酸银生成氢氧化银沉淀而干扰实验现象,应先酸化,故A正确;
B.乙醇易溶于碳酸钠溶液,乙酸可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Na2CO3溶液,可通过分液分离,故B正确;
C.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不饱和烃能和碘发生加成反应而使碘水褪色,故C正确;
D.溴水与己稀发生后加成反应生成二溴己烷,二溴己烷易溶于己烷,无法分开,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氯离子的检验、物质的分离提纯、不饱和烃检验、卤代烃检验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A,注意:加硝酸银溶液之前一定要加稀硝酸,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组合正确的是(  )
①SO2 ②乙烯  ③聚乙烯  ④乙炔    ⑤聚乙炔     ⑥FeSO4溶液 ⑦  ⑧
A.①②④⑤⑥⑧B.①②③④⑥⑧C.②③④⑤⑦⑧D.①②④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化合物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
A.AlCl3B.Na2OC.FeCl2D.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果不小心在食用油中混入部分水,请你选用下列最简便的方法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A(g)+3B(g)?2C(g),能确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3v(B)═2v(C)
C.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D.消耗1molA的同时生成2mol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钠的熔点低B.钠的密度比水的小
C.钠有很强的活泼性D.钠的硬度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纸浆、毛、丝、草帽辫等的漂白
B.明矾净水的原理和“84”消毒液消毒的原理不相同
C.食醋可去除水垢,NH4Cl溶液可去除铁锈
D.CO2和NO2都能使雨水的pH<5.6,导致酸雨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工业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氨氧化物NO3、CO2、SO2等气体,严重污染空气.对废气进行脱硝、脱碳和脱硫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废物利用.
Ⅰ.脱硝:已知: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
N2(g)+2O2(g)=2NO2(g)△H=+133kJ•mol-1
H2O(g)=H2O(l)△H=-44kJ•mol-1
催化剂存在下,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和其它无毒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H2(g)+2NO2(g)=N2(g)+4H2O(g)△H=-1100.2kJ•mol-1
Ⅱ.脱碳: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O2、6mol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l)+H2O(l)△H<0
(1)①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de.
a.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b.CO2和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CO2和H2的转化率相等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1molCO2生成的同时有3molH-H键断裂
②CO2的浓度随时间(0~t2)变化如图所示,在t2时将容器容积缩小一倍,t3时达到平衡,t4时降低温度,t5时达到平衡,请画出t2~t4C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2)改变温度,使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0中的所有物质都为气态.起始温度体积相同(T1℃、2L密闭容器).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CO2(mol)H2(mol)CH3OH(mol)H2O(mol)
反应Ⅰ恒温恒容0min2600
10min4.5
20min1
30min1
反应Ⅱ绝热恒容0min0022
①达到平衡时,反应Ⅰ、Ⅱ对比:平衡常数K(Ⅰ)<K(Ⅱ)(填“>”、“<”或“=”).
②对反应Ⅰ,前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0.025mol/(L.min);;在反应Ⅰ的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frac{4}{27}$
③对反应Ⅰ,在其它条件不变,若30min时只改变一个条件,此时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6mol/L,则该条件可能为减少CO2的浓度,增大甲醇或水蒸气浓度,或升高温度.(写出两个情况即可)
④对反应Ⅰ,若30min时只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CO2(g)和1molH2O(g),则平衡不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有些化学仪器加热时需要放在石棉网上,但也有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下列各组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一组是(  )
A.坩埚、烧杯B.试管、燃烧匙C.蒸发皿、平底烧瓶D.蒸发皿、圆底烧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