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品牌糖衣片补血剂,除去糖衣后显淡蓝绿色,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不含其它铁的化合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该补血剂中硫酸亚铁的含量进行了以下探究: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1)实验时用18.4 mol·L-1的浓硫酸,配制100 mL 1 mol·L-1 H2SO4溶液,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具备的功能有 (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长期贮存溶液
C.用来溶解固体溶质 D.常用来代替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3)在下列配制过程示意图中,有错误的是(填写序号) 。
![]() | |||||
| |||||
|
(4)下列说法正确的
A.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以减少误差
B.某同学将浓硫酸稀释后未冷却至室温便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所配溶液浓度会偏低
C.定容时仰视观察, 所配溶液浓度会偏低
D.容量瓶使用前先要检查是否漏液,具体操作是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倒置不漏液即可
Ⅱ.(1)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 。
(2)从红褐色的悬浊液到最后的称量,其过程中所需的基本操作为:
a. ,b. 洗涤,c. 灼烧,d. 冷却
(3)若称得固体的质量为ag,则每片补血剂中含硫酸亚铁的质量为 。
Ⅲ.已知人体不能很好地吸收利用Fe3+,科学研究表明服用含硫酸亚铁的补血剂时,同时服用维生素C,以利于铁元素的吸收。试分析维生素C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试管Ⅰ中先加入3mL 95%的乙醇, 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mL无水乙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Ⅱ中加入5ml 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试管Ⅰ小火加热3~5min后,改用大火加热,当观察到试管Ⅰ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加热。试回答:
(1)试管Ⅱ中的导管不插入液面下的原因是 ;
(2)反应完毕后,振荡试管Ⅱ,观察到试管Ⅱ中的现象是 ;
(3)试管Ⅰ中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 ;
(4)本实验反应开始时用小火加热的原因是 ________;(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乙醇的沸点为78.5℃;乙酸的沸点为117.9℃)
(5)试管Ⅱ中饱和Na2CO3的作用是
(6)写出试管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
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 )
A.KOH溶液和Al2(SO4)3溶液
B.稀H2SO4和NaHCO3溶液
C.C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
D.Ba(OH)2溶液和NaH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叙述I | 叙述II |
A | KNO3的溶解度大 | 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 |
B | BaSO4难溶于酸 | 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42- |
C | 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 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 |
D | 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 | 可配制2.0 mol∙L-1的Ca(OH)2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选项 |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 相应实验 |
A |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 CuSO4溶液的浓缩结晶 |
B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 用盐酸除去BaSO4中的少量BaCO3 |
C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 用固体NaCl配制0.5mol/L的溶液 |
D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 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C.在50mL量筒中配制0.1000mol·L-1碳酸钠溶液
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