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事实可以证明MOH是弱碱的有(  )
①0.1mol/L MOH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②常温下,0.1mol/L MOH溶液的pH=12
③0.1mol/L MOH溶液的导电性比0.1mol/L NaOH溶液弱
④等体积的0.1mol/L MOH溶液与0.1mol/L HCl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分析 MOH是弱碱,说明MOH部分电离,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根据MOH的电离程度划分强弱电解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①0.1mol/L MOH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 MOH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而不能说明 MOH的电离程度,所以不能证明 MOH是弱电解质,故①错误;
②常温下,0.1mol/L MOH溶液的pH=12,即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0.01mol/L,MOH没有完全电离,则MOH为弱电解质,故②正确;
③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0.1mol/L MOH溶液的导电性比0.1mol/L NaOH溶液弱,说明 MOH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小,说明 MOH部分电离,故③正确;
④等体积的0.1mol/L MOH溶液与0.1mol/L HCl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无论是强碱还是弱碱,都恰好完全反应,故④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强弱的判断,根据电离程度划分强弱电解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以及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已知:2NO2(g)?N2O4(g)△H=-52.7kJ/mol,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做了如下两组实验:
Ⅰ.该小组的同学取了两个烧瓶A和B,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间用夹子夹紧,并将A和B浸入到已盛有水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然后分别向两个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和NH4NO3固体.
请回答:
(1)A中的现象是气体颜色加深
(填“加深”或“变浅”,下同);B中的现象是气体颜色变浅;
(2)由此可知,降低温度,该化学平衡向正(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Ⅱ.在三支容积均为30cm3针筒中分别抽入10cm3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将针筒前端封闭.
(1)将第二支针筒活塞迅速推至5cm3处,此时气体的颜色变深,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又变浅了,但仍比第一支针筒气体的颜色深.
①最初推进针筒后颜色变深的原因是:针筒的容积减小,NO2浓度增大
②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又变浅的原因是:增大压强后该平衡向正(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2)将第三支针筒活塞拉至20cm3处,在此过程中,气体颜色的变化过程是先变浅后变深NO2的转化率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聚乙烯、植物油都是混合物,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向氯乙烷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可以快速鉴定其中的氯原子
C.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
D.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中分别滴加溴水可以观察到不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有一种用CO2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已知:
CO2(g)+3H2(g)?CH3OH(g)+H2O(l)△H=-akJ•mol-1
CH3OH(g)═CH3OH(l)△H=-bkJ•mol-1
2H2(g)+O2(g)═2H2O(l)△H=-ckJ•mol-1
则表示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frac{3}{2}$O2(g)=CO2(g)+3H2O(l)△H=-($\frac{3}{2}$c-a-b)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用铂电极分别电解下列物质的溶液,阴极和阳极上同时都有气体产生且溶液的pH下降的是(  )
A.KClB.CuSO4C.HClD.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用14.2g无水硫酸钠配制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若从中取出50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1;溶质的质量为1.42g,若将这50mL溶液用水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是某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的分子状况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对此反应的分类一定不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B.可逆反应C.置换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操作中,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而分液操作中,无此要求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的溶液中
C.蒸发操作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有大量晶体出现,停止搅拌,继续把水份蒸干
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3-丁酮酸乙酯在有机合成中用途很广,广泛用于药物合成,也可用作食物的着香剂.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微溶于水,与乙醇、乙酸乙酯等以任意比例混溶,沸点181℃,100℃以上会少量分解.乙酸乙酯易挥发、微溶于水,沸点77℃.实验室以乙酸乙酯和金属钠为原料制备3-丁酮酸乙酯的原理及装置如下:
原理如图1,装置如图2:

制取过程:
①反应:向反应装置中加入32mL(0.32mol)乙酸乙酯,少量无水乙醇,1.6g(0.07mol)切细的金属钠,微热回流1.5-3小时,直至金属钠完全反应消失.
②产物后处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卸下冷凝管,将烧瓶浸在冷水浴中,在摇动下加入32mL30%醋酸水溶液,使反应液分层,用分液漏斗分离出酯层,酯层用5%碳酸钠溶液洗涤,有机层放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无水碳酸钾至液体澄清.
③产品:将上述处理后的反应液在常压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乙酸乙酯,再改为减压蒸馏,得产品2.0g(3-丁酮酸乙酯相对分子质量为130,乙酸乙酯相对分子质量88).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方程式是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
(2)反应装置中加装干燥管的目的是防湿气进入反应体系中以保证反应体系干燥.
(3)两个装置中的冷凝管作用不相同(填“相同”或“不同”),冷却水进口分别为b和d(填图中字母).
(4)产物后处理中加醋酸的目的是中和生成的钠盐,使之变成产物,加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酯中的醋酸(用方程式表示),加碳酸钾的目的是干燥产品.
(5)实验得到的产率是C(填序号).
A.40%        B.19%        C.22%        D.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