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中正确的是(  )
A.0.3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42-总物质的量为0.9 mol
B.当1 L水吸收22.4 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 mol•L-1,只有当22.4 L氨气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 mol•L-1
C.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
D.10℃时0.35 mol•L-1的KCl饱和溶液100 mL,蒸发掉5 g水,冷却到10℃时,其体积小于100 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 mol•L-1

分析 A.缺少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
B.没有告诉在标况下,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氨气的物质的量;
C.钾离子的浓度是硫酸根的2倍,钠离子和氯离子浓度相等,如果Na+和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K+是Cl-的物质的量浓度的2倍;
D.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解答 解:A.没有告诉硫酸钠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和,故A错误;
B.不是标况下,题中条件无法计算22.4L氨气的物质的量,则无法计算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故B错误;
C.硫酸钾中,钾离子浓度是硫酸根浓度的2倍,NaCl中钠离子等于氯离子浓度,由于Na+和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故K+是Cl-的物质的量浓度的2倍,故C错误;
D.10℃时0.35 mol•L-1的KCl饱和溶液100 mL,蒸发掉5 g水,冷却到10℃时,其体积小于100 mL,但是此时仍然为饱和溶液,则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 mol•L-1,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与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表达式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研究人员研制利用低品位软锰矿浆(主要成分是MnO2)吸收硫酸厂的尾气SO2,制备硫酸锰的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浸出液的pH<2,其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Mn2+,还含有少量的Fe2+、Al3+、Ca2+
Pb2+等其他金属离子.PbO2的氧化性大于MnO2
有关金属离子的半径、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见下表,阳离子吸附剂吸附金属离子的效果见如图.
离子离子半径(pm)开始沉淀时的pH完全沉淀时的pH
Fe2+747.69.7
Fe3+642.73.7
Al3+503.84.7
Mn2+808.39.8
Pb2+1218.08.8
Ca2+9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浸出过程中生成M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MnO2=MnSO4
(2)氧化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MnO2+4H+=2Fe3++Mn2++2H2O.
(3)在氧化后的液体中加入石灰浆,用于调节pH,pH应调节至4.7≤pH<8.3范围.
(4)阳离子吸附剂可用于除去杂质金属离子.请依据图、表信息回答,决定阳离子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因素有吸附时间、金属离子半径、金属离子电荷等.吸附步骤除去的主要离子为:Pb2+、Ca2+
(5)电解MnSO4和ZnSO4的混合溶液可制备MnO2和Zn,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Mn2+-2e-+2H2O=MnO2↓+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中的试剂为NaOH溶液.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3)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g,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g,则铝的质量分数为$\frac{(a-c)}{a}$×100%,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frac{33600(a-c)}{b}$.
(4)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①~⑦相关元素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Al>O;
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NO3>H2CO3>H2SiO3
(2)由②、④、⑤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的水溶液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碱性的原因:CO32-+H2O?HCO3-+OH-
(3)甲是由②、④二种元素的还原剂,工业上常用来冶炼金属,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它在工业上的一种冶炼常用金属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4)已知在25℃、101kPa下,⑦的气态氢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每转移1mol电子时放热190.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iH4(g)+2O2(g)=SiO2(s)+2H2O(l)△H=-1520.0 kJ/mol.
(5)以⑥的单质材料为阳极,石墨做阴极,NaHCO3溶液做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有吸附性的难溶物R,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Al-3e-=Al3+,Al3++3HCO3-═Al(OH)3↓+3CO2↑或Al-3e-+3HCO3-═Al(OH)3↓+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
A.过滤   B.升华    C.蒸馏     D.结晶     E.萃取      F.分液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适?(填字母)
(1)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用A.
(2)从硝酸钾和氯化钾混合液中获取硝酸钾,用D.
(3)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微量食盐,用C.
(4)从溴水中提取溴,用E.
(5)除去NaCl晶体中混有的少量碘单质,用B.
(6)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用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各信号的面积比为(  )
A.3:2:2:1:6B.3:4:1:3:3C.9:4:1D.3:4: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下列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中使物质的量浓度偏大的是ACD,偏小的是BF,无影响的是E.(选填字母)
A.配制硫酸铜溶液时,所用的胆矾部分风化.
B.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称量固体时间过长.
C.配制稀硫酸时,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
D.配制稀硫酸时,在小烧杯中稀释浓硫酸后未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
E.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水珠.
F.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至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Zn(s)+$\frac{1}{2}$O2(g)=ZnO(s)△H1=-351.1kJ/mol;
Hg(l)+$\frac{1}{2}$O2(g)=HgO(s)△H2=-90.7kJ/mol.
由此可知:Zn(s)+HgO(s)=ZnO(s)+Hg(l)△H3=-260.4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按要求完成下列2个小题:
(1)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2O3+2OH-=AlO2-+H2O;
(2)氢氧化钠的电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