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一定温度下,向300 mL l 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bmol 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CO2过程中溶液中的Kw减小

B.b=0.3与b=0.15时,所得溶液中的微粒种类不相同

C.当b=0.2时,所得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关系为:c(HCO3一)>c(CO32-)>c(OH-)>c(H+)

D.当恰好生成NaHCO3时,溶液中存在:c(Na+ )+c(H十)=c(HCO3-)+c(OH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三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复杂的有机物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苯丙烯酸丙烯酯:,可简化为: 。杀虫剂“阿乐丹”的结构表示为:,它在稀酸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有机物。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物的共同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遇FeCl3溶液均显紫色 B.均能发生氧化反应

C.均能与溴水发生反应 D.均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湖北宜昌市高二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溴溶于CCl4 C.蔗糖溶于水 D.HCl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湖北省高一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湖北省襄阳市高二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4分)红磷P(s)和Cl2 (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 PCl5(g),反应过程如下。

2P(s) + 3Cl2(g) = 2PCl3(g) △H=-612kJ/mol

2P(s) + 5Cl2(g) = 2PCl5(g) △H=-798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态 PCl5生成气态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PC15生成 PCl3和Cl2是一个可逆反应,向5.0L密闭容器中充入0.1 md PCl5(g),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实验b中PCl5的平衡分解率为 ,其他条件不变,在该实验中再加入 0.1 mol PCl5 (g) ,平衡分解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与实验a相比,c改变的条件是 ,判断依据是 。

(3)PCl5露置于潮湿空气中,能水解生成两种中学化学常见酸,其化学方程式为 。

(4)人的牙齿表面有一层釉质,其组成为羟基磷灰石 Ca5( PO4)3OH(Ksp=6.8×10-37)。为了防止蛀牙,人们常使用含氟离子的牙膏,其中的氟化物可使轻基磷灰石转化为氟磷灰石Ca5( PO4)3F(Ksp=1.0×10-60)。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湖北省襄阳市高二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对定量实验误差分析正确的是

A.现需90ml1.0mol/LNaOH溶液 ,称取3.6gNaOH固体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B.测定溶液 pH的实验中,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测定结果偏高

C.中和热实验测定中,缓慢地将NaOH溶液倒入测定装置中——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D.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标准液滴定前无气泡而滴定后有气泡——测定结果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湖北省襄阳市高二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可以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B.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能量完全相同的电子

C.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M层上的电子能量肯定比L层上的电子能量高

D.某基态原子错误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该排布图违背了泡利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8分)

Ⅰ.醋酸是常见的弱酸。用0.1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NaOH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

(1)滴定醋酸的曲线是 (填“I”或“Ⅱ”)。

(2)滴定开始前,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最大的溶液名称是 。

(3)V1和V2的关系:V1 V2(填“>”、“=”或“<”)

(4)M点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Ⅱ.草酸钴是制备钴的氧化物的重要原料。下图为二水合草酸钴(CoC2O42H2O)在空气中受热的质量变化曲线,曲线中300 ℃及以上所得固体均为钴氧化物。

(1)通过计算确定C点剩余固体的化学成分为 (填化学式)。试写出B点对应的物质与O2在225 ℃~300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取一定质量的二水合草酸钴分解后的钴氧化物(其中Co的化合价为+2、+3),用480 mL5 mol/L盐酸恰好完全溶解固体,得到CoCl2溶液和4.48 L(标准状况)黄绿色气体。试确定该钴氧化物中Co、O的物质的量之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向某含有SO32 -、SiO32 -、CO32 -、Br-、Na+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12直至过量,下列对该反应过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共发生2个氧化还原反应

B、所有阴离子的浓度都发生了变化

C、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D、反应过程中既有气体产生,也有沉淀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