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 )

A.2-氯丙烯 B.丙烯 C.2-丁烯 D.1-丁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少量铁粉与100 mL 0.01 mol·L-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①加H2O ②加NaOH固体 ③滴入几滴浓盐酸 ④加CH3COONa固体 ⑤加NaCl溶液 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⑦把反应器敞开放入100℃水浴中 ⑧改用10 mL 0.1 mol/L盐酸

A.①⑥⑦ B.③⑧ C.③⑦⑧ D.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一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个

B.常温常压下,1.06 g Na2CO3含有的Na+数为0.02 NA个

C.1 mol OH一中含有9 NA个电子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河北石家庄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金刚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通过下列途径制备:

(1)环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 个原子共平面;

(2)二聚环戊二烯的分子式为 ,金刚烷分子中的-CH2-基团有 个;

(3)下面是以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

其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安徽蚌埠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某气态链烃能使溴水褪色,经测定该烃存在支链,并且0.1mol该烃充分燃烧可以生成7.2g水,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计算确定该烃具有的分子式和结构式。

(2)请对(1)中所确定的烃进行系统命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2H2(g)+O2(g) = 2H2O(g) ΔH =-483.6 kJ·mol-1,则H2燃烧热为241.8 kJ·mol-1

B.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若将含0.6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C.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由BaSO4(s) + 4C(s) = 4CO(g) + BaS(s) △H1 = +571.2kJ•mol-1 ①

BaSO4(s) + 2C(s) = 2CO2(g) + BaS(s) △H2 = +226.2kJ•mol-1 ②

可得反应C(s) + CO2(g) = 2CO(g) 的△H = +172.5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辽宁沈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已知M、Q、X、Y、Z是前四周期中元素(不包含稀有气体元素),有关性质和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M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按1:1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

Q

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

X

其单质为淡黄色晶体

Y

某种核素原子的质量数为56,中子数为30

Z

X元素的单质在Z元素的单质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下图是不完整的元素周期表,补全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并将Y的元素符号填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应的位置上。

(2)M与Z形成的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3)M、Q、Z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4)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证明非金属性Q>X:

(5)5.6L标准状况下的X的简单氢化物在足量的Z单质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356.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6)在碱性条件下,Q的单质可与YZ2-反应制备一种可用于净水的盐YZ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700 ℃时,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

反应时间/min

n(CO)/mol

H2O/mol

0

1.20

0.60

t1

0.80

t2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t1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 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 mol CO和1.20 mol H2O,到达平衡时n(CO2)=0.30 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的体积分数增大

D.温度升高至800 ℃,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青海西宁第十四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室温下将pH=13的强碱溶液和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12,则强碱溶液和强酸溶液的体积之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