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某同学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分别进行探究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药品制取气体量气管中的液体
Cu、稀HNO3H2O
NaOH固体、浓氨水NH3
镁铝合金、足量NaOH溶液H2H2O
(1)实验过程中,使用分液漏斗滴加液体的操作是打开分液漏斗上口塞子,旋开下面的开关,慢慢滴加;
(2)该同学认为实验I可通过收集并测量NO气体的体积来探究铜样品的纯度,你认为是否可行?不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NO会与装置中空气反应;生成NO2溶于水
(3)实验Ⅱ中量气管中的液体最好是C(填字母编号,下同)
A.浓NaOH溶液    B.氨水    C.煤油    D.氯化铵溶液
该实验剩余的NH3需吸收处理.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不能防止倒吸的是图2中的BE.

(4)写出实验Ⅲ中涉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Al+2H2O+2OH-=2AlO2-+3H2↑;
(5)实验Ⅲ获得如表数据(气体体积均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忽略滴入液体体积对气体体积的影响)
编号镁铝合金质量量气管第一次读数量气管第二次读数
1.0g10.0mL346.3mL
1.0g10.0mL335.0mL
1.0g10.0mL345.7mL
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出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27%.

分析 (1)滴加液体要先打开塞子;
(2)实验Ⅰ装置中有空气,一氧化氮与空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
(3)氨气极易溶于水,量气管中的液体应该不含水且不与氨气反应,最好用煤油;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若吸收时导管伸入水中,由于气体溶于水,导致装置内压强急剧降低,外界大气压压着液体进入,产生倒吸现象;
(4)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5)实验Ⅲ,铝和氢氧化钠反应,根据量气管的第二次读数-第一次读数=生成氢气的体积,求出生成氢气的平均值,再求出合金中铝的质量,最后计算出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用分液漏斗滴加液体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塞子,旋开下面的开关,慢慢滴加,故答案为:打开分液漏斗上口塞子,旋开下面的开关,慢慢滴加;
(2)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可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装置Ⅰ中有空气,一氧化氮会与装置中的空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氮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使测得的一氧化氮体积不准,所以不可以通过实验I收集并测量NO气体的体积来探究铜样品的纯度,故答案为:NO会与装置中空气反应,生成NO2溶于水;
(3)氨气为碱性气体,极易溶于水,量气管中的液体应该不含水且不与氨气反应,浓NaOH溶液、氨水、氯化铵溶液中含有水,氨气被水吸收,而氨气不溶于煤油,所以量气管中液体最好是煤油,故C正确;
A、对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吸收装置中的导管外联双球状导管内伸入到液体中,液体进入双球内,防止进入前端装置,能防止倒吸,故A正确;
B、吸收装置中的导管下联漏斗,漏斗口伸入液面以下,易吸收易溶性气体,不能防止倒吸,故B错误;
C、对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吸收装置中的导管与干燥管连接,当水进入干燥管内,烧杯内液面下降低于导管口,液体又流落到烧杯中,能防止倒吸,故C正确;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不溶于四氯化碳,所以导管通入四氯化碳中,气泡向上到水层溶解,能防止倒吸,故D正确;
E、氨气极易溶于水,导管插入溶液中形成喷泉,进气管在烧瓶口,液体经进气管倒流入前端装置,产生倒吸,故E错误;
F、氨气极易溶于水,导管插入溶液中形成喷泉,进气管在烧瓶底部,液体不能流入前端装置,能防止倒吸,故F正确;
所以能防倒吸的吸收装置有ACDF,
故答案为:C;BE;
(4)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反应方程式2Al+2H2O+2OH-=2AlO2-+3H2↑,故答案为:2Al+2H2O+2OH-=2AlO2-+3H2↑;
(5)第2次测量数据误差较大,应该舍弃,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frac{(346.3-10.0)+(345.7-10)}{2}$=336.0mL=0.336L,
设生成0.3323L氢气,需铝的质量为x
2Al+2NaOH+2H2O═2NaAlO2+3H2
54g                    3×22.4L
x                       0.336L
则:x=$\frac{54g×0.336L}{3×33.4L}$=0.27g,
铝的质量分数为:$\frac{0.27g}{1.0g}$×100%=27.0%,
故答案为:27%.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实验操作基本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下面几种熟悉的物质:①O2 ②CO2 ③NaBr ④H2SO4 ⑤Na2CO3 ⑥K2S ⑦NaHSO4
这些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①②④;只含离子键的是③⑥;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是⑤⑦.(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CH4+Cl2$\stackrel{光照}{→}$CH3Cl+HClB.CH2═CH2+HCl$\stackrel{一定条件}{→}$CH3CH2Cl
C.2CH3CH2OH+O2$\stackrel{△}{→}$2CH3CHO+2H2OD.+Br$\stackrel{FeBr_{3}}{→}$+H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实际质量是(  )
A.M gB.$\frac{1}{M}$ gC.$\frac{M}{6.02×1{0}^{23}}$ gD.$\frac{6.02×1{0}^{23}}{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A可以与酸、碱、盐三类物质发生反应,D是食盐的主要成分,C和F都是无色气体,反应①和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1)F的化学式为H2
(2)写出B→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AgNO3=AgCl↓+HNO3
(3)写出A与一种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有下列反应:①Na+H2O,②NaH+H2O,③NO2+H2O,④Cl2+H2O,⑤IBr+H2O,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  )
A.①③B.②⑤C.③④D.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1)电解制备Al(OH)3时,电极分别为Al片和石墨,电解总反应方程式为2Al+6H2O$\frac{\underline{\;电解\;}}{\;}$2Al(OH)3↓+3H2↑.
(2)一种可超快充电的新型铝电池,充放电时AlCl4-和Al2Cl7-两种离子在Al电极上相互转化,其它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放电时负极Al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7AlCl4-=4Al2Cl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各组物质,能满足两两之间发生反应,且均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是(  )
AAlH2SO4KOH
BNa2O2CO2H2O
CNa2CO3CH3COOHCa(OH)2
DFeOHNO3Cl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分析下列不属于混盐的是(  )
A.Na4S2O3B.CaOCl2C.KAl(SO42D.Ca(NO3)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