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6H2O晶体。(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⑴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⑵装置E中的现象是 。
⑶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将滤液分成两份,分别检验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检验Fe3+所用试剂为 ,检验Fe2+所用试剂为 。
⑷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①步骤一中通入足量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步骤二从FeCl3稀溶液中得到FeCl3·6H2O晶体的主要操作如下(均在HCl气氛中进行):
蒸发、浓缩 → 冷却、结晶 → 过滤、洗涤、干燥
在蒸发皿中进行蒸发浓缩操作时,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应停止加热。此过程应保持盐酸过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13分)⑴3Fe + 4H2O(g)== Fe3O4 + 4H2(条件加热)……(2分)
⑵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试管右侧靠近出气口处有水珠)……(1分)
⑶KSCN溶液……(2分) 酸性KMnO4溶液……(2分)
⑷①2Fe2+ + Cl2 == 2Fe3+ + 2Cl- ……(2分)
②出现少量晶体或晶膜时……(2分) Fe3+ + 3H2O Fe(OH)3 + 3H+(2分)
【解析】⑶由于Fe2+的存在,因此宜选用SCN-而不选用OH-检验,检验Fe2+宜选用氧化性试剂酸性KMnO4溶液。⑷由于盐酸是挥发性酸,因此制备FeCl3·6H2O晶体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否则Fe3+易水解生成沉淀混在其中。
【考点】化学实验——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 ||
| ||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Ⅰ | 将反应后得到黑色粉末X(假定为均匀的),取出少量放入另一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微热 | 黑色粉末全部溶解,溶液呈 浅绿色 浅绿色 ,有少量气泡产生 |
Ⅱ | 向实验Ⅰ中得到的溶液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 | 溶液不显血红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新型材料纳米粉具有超强的磁性能,可用作高密度磁记录的介质以及高效催化剂等。在不同温度下,
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固体产物不同:温度低于570℃时,生成FeO,高于570℃时,生成Fe3O4。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探究固体产物成分(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 |
(1)在高温下,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请在下列装置中选择满足虚线框图C的气体收集装置 。
![]() |
(3)该小组同学为探究实验结束后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成分,进行了下列实验:
【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资料得知,固体产物中一般不会同时出现三种形态混合物组合。
【提出假设】
假设1:全部为氧化亚铁;
假设2:全部为四氧化三铁;
假设3:铁和氧化亚铁混合物;
假设4:铁和四氧化三儿混合物;
假设5: 。
【设计方案】小组成员讨论后对假设4提出实验方案(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实验过程】
根据上述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在答题卡上按下表的格式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Ⅰ | 将反应后得到黑色粉末X(假定为均匀的),取出少量放入另一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微热 | 黑色粉末全部溶解,溶液呈 ,有少量气泡产生 |
Ⅱ | 向实验Ⅰ中得到的溶液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 | 溶液不显血红色 |
【交流讨论】①实验步骤Ⅱ加入 KSCN后溶液不显血红色的原因 。
②继续向Ⅱ溶液中加稀硝酸,立即出现血色,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
离子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