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桂皮酸是一种可从安息香分离出的有机芳香酸,其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桂皮酸甲酯可用作定香剂,用于饮料、冷饮、糖果、酒类等食品.G为桂皮酸甲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连线表示单键或双键).用烃A 为原料合成G的路线如下:

(1)桂皮酸结构简式为:
 
;分子中核磁共振氢谱共有
 
个峰;
(2)化合物D可以发生的反应有
 

A、取代反应      B、氧化反应       C、还原反应     D、水解反应
(3)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C→D
 

②E→H
 

(4)其中E的同分异构体甚多,其中有一类可用通式表示(其中X、Y均不为H),试写出符合上述通式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四种物质的结构简式
 
 
 
 
考点:有机物的推断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G为桂皮酸甲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由G(桂皮酸甲酯)的球棍模型可知G为,而桂皮酸的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结合G的结构简式可知,桂皮酸的结构简式为
F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则F为,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B,B发生水解反应反应生成C,C氧化生成D,D进一步氧化、酸化得到E,E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F,应是发生消去反应,由F的结构可知,A为,B为,C为,D为,E为,H为,据此解答.
解答: 解:G为桂皮酸甲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由G(桂皮酸甲酯)的球棍模型可知G为,而桂皮酸的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结合G的结构简式可知,桂皮酸的结构简式为
F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则F为,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B,B发生水解反应反应生成C,C氧化生成D,D进一步氧化、酸化得到E,E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F,应是发生消去反应,由F的结构可知,A为,B为,C为,D为,E为,H为
(1)由上述分析可知,桂皮酸结构简式为:;分子中有6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故其核磁共振氢谱共有6个峰,
故答案为:;6;
(2)化合物D为,含有羟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含有醛基可以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选:ABC;
(3)①C→D的反应方程式为:
②E→H的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E()的同分异构体甚多,其中有一类可用通式表示(其中X、Y均不为H),能发生银镜反应,符合条件的四种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注意根据G的结构与反应条件下进行推断,需要实现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侧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42g 乙烯和丁烯混合气体中,极性键数为6NA
B、10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离子总数是0.03NA
C、标准状况下,11.2L的O2和NO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0.5×6.02×1023
D、6.4g SO2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SO3,转移电子数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的哪种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下图所示Ⅰ、Ⅱ和Ⅲ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1)你提出的假设是
 

(2)通过实验Ⅰ可以证明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Ⅱ和Ⅲ,在Ⅱ中加入稀硫酸后氧化铜溶解,则进一步确认的实验操作是:在Ⅲ中加入
 

(4)探究结果为
 

(5)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工业上可用食盐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经不同的方法生产纯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卢布兰芳是以食盐、石灰石、浓硫酸、焦炭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煅烧,再浸取,结晶而制得纯碱.
①食盐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硫酸钠和焦炭、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产物之一为CaS);
(2)氨碱法的工艺如图1所示,得到的碳酸氢钠经煅烧生成纯碱.
①图1中的中间产物C是
 
,D
 
.(写化学式);
②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联合制碱法对氨碱法的改进,其优点是
 

(4)有人认为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也可用氨碱法以氯化钾和石灰石为原料制碳酸钾.请结合2图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曲线,分析说明是否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根据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写出其键线式:
 CH3CH2CH2CH3
 
 
 

(2)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
 
 
 

(3)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2,2,3,3-四甲基戊烷
 
3,4-二甲基-4-乙基庚烷
 

(4)用系统命名法给下列有机物命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芳香族化合物A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36,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核磁共振氢谱显示A分子内含四种氢(原子个数比为1:2:2:3);A用KMnO4加热氧化成B,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当A与碱石灰共热时,得化合物C,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通常用作有机溶剂;C被KMnO4氧化后生成D,D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与乙醇反应生成E,E通常情况下为液体,可用于配制依兰型香精和皂用香精,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50.
已知:①KMnO4可将甲苯氧化为苯甲酸②CH3COOH与碱石灰共热后脱羧得到CH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D转化为E的反应类型是
 

(2)B与足量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C与Cl2在光照条件下1:1反应的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是
 

(4)E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A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一种F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但不能与Fe3+发生显色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5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原子个数比为1:2:2:2:1),则F的结构简式为
 
,F与氢气1:1加成的芳香产物G中有3种氢,G与B发生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Ⅰ.实验室可用铜和浓硫酸加热或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如果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希望能控制反应速度,图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字母).
Ⅱ.A图表示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80%Ca(ClO)2)]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②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③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1)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①中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理由是
 

(2)③中大量白色沉淀的成份是
 

(3)现象②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1-发生反应产生了Cl2.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
 

(4)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③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
 

(5)B图表示石灰-石膏法吸收SO2的工艺流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学生用铝片分别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而和稀硫酸几乎不反应.这和教材中“铝能跟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说法不一致.为排除因试剂变质等因素造成的影响,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重新进行下列实验,验证是否存在上述现象.
实验用品:仪器(略,凡是实验需要的都有)
药品:3.0mol?L-1盐酸、1.5mol?L-1硫酸、3.0mol?L-1硫酸,相同大小的铝片(纯度>99.5%)
实验进程:往三根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的铝片各一片,再往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3.0mol?L-1盐酸、l.5mol?L-1硫酸、3.0mol?L-1硫酸,观察反应进行到1、2、5、15、20分钟时的铝与酸反应的情况.结果如下:
反应进程(分钟)1251520
3.0mol?L-1盐酸少量气泡较多气泡大量气泡反应剧烈铝片耗尽
1.5mol?L-1硫酸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产生)
3.0mol?L-1硫酸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产生)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无论是用1.5mol?L-1硫酸还是3.0mol?L-1硫酸,均无明显的现象,而3.0mol?L-1盐酸与铝片反应的觋象却十分明显.
(1)写出铝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反应1~15min内,铝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其原因是
 

(3)根据以上探究“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差异的原因”,你能对问题原因作出哪些假设或猜想(列出两种即可)?
假设一:
 

假设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若大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H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