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氯碱厂质检人员用滴定法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
(1)洗涤滴定管前必须首先检漏.
(2)选用盐酸作为标准溶液进行测定实验.将盐酸装入滴定管,NaOH溶液装入锥形瓶,滴加甲基橙/酚酞作指示剂.滴定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当锥形瓶内溶液由黄色变橙色/红色变无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去即达滴定终点.记录此时滴定管内液面读数V(末).
(3)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标准盐酸浓度:0.1054mol/L
实验次数待测氢氧化钠溶液体积(mL)标准盐酸体积(mL)NaOH溶液浓度(mol/L)
初读数末读数体积
120.000.5020.7020.20 0.1059 
220.006.0026.0020.00 
若NaOH溶液的准确浓度为 0.1005mol/L,实验误差是5.4%.
(4)若测定结果偏低,原因可能是ACD.
A、见到指示剂的颜色有变化就停止滴定
B、锥形瓶用蒸馏水清洗后,未用待装液润洗
C、读数时,若滴定前视线偏低,滴定后视线偏高
D、滴定前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液体,滴定终点时尖嘴部分有气泡.

分析 (1)滴定管使用前要检漏;
(2)一般标准液装滴定管内,待测液装锥形瓶,指示剂可选酚酞甲基橙,视线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判定滴定终点.
(3)先求出盐酸溶液的平均体积,然后根据HCl~NaOH求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再根据NaOH溶液的准确浓度为 0.1005mol/L计算误差;
(4)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c(待测)}$分析误差.

解答 解(1)滴定管使用前需要检漏,所以洗涤前必须首先检漏;
故答案为:检漏;  
(2)一般标准液装滴定管内,待测液装锥形瓶,所以盐酸放滴定管中,氢氧化钠放锥形瓶内;指示剂可选酚酞,红色变无色滴定完成,或者选甲基橙,黄色变橙色滴定完成;视线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判定滴定终点,终点颜色突变后半分钟内不恢复即为终点.
故答案为:滴定管;锥形瓶;甲基橙/酚酞;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溶液由黄色变橙色/红色变无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去;
(3)两次消耗的盐酸标准液的体积为20.20mL,20.00mL,消耗盐酸溶液的平均体积为$\frac{20.20mL+20.00mL}{2}$=20.10mL,
                  HCl~NaOH
                  1                             1
0.1054mol/L×20.10mL×10-3    c(HCl)×20.00mL×10-3      
解得:c(HCl)=$\frac{0.1054mol/L×20.10mL×1{0}^{-3}}{20.00×1{0}^{-3}}$=0.1059mol/L,NaOH溶液的准确浓度为 0.1005mol/L,则误差为:$\frac{0.1059-0.1005}{0.1005}$×100%=5.4%;
故答案为:20.20;20.00;0.1059;5.4;
(4)A、见到指示剂的颜色有变化就停止滴定,反应不充分,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A正确;
B、锥形瓶用蒸馏水清洗后,未用待装液润洗,不影响测定结果,故B错误;
C、读数时,若滴定前视线偏低,滴定后视线偏高,标准液体积读数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C正确;
D、滴定前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液体,滴定终点时尖嘴部分有气泡,气泡占一部分体积,故标准液体积读数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和滴定操作、化学计算以及注意事项,难度不大,分析误差时要看是否影响标准体积的用量,若标准体积偏大,结果偏高;若标准体积偏小,则结果偏小;若不影响标准体积,则结果无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化学用语应用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
C.甲烷的结构式:CH4D.甲苯的键线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一种原理是CH3OH(g)和H2O(g)反应生成CO2和H2.图是该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活化能 a的变化是减小(填“增大”、“减小”、“不变”),反应热△H的变 化是不变(填“增大”、“减小”、“不变”).请写出反应进程CH3OH(g)和H2O(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H(g)+H2O(g)=CO2(g)+3H2(g)△H=+(a-b)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某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A、B、C、D四种气体物质发生可逆反应,其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min)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min内,v(A)=0.2 mol/(L•min)
B.在2min时,图象发生改变的原因只可能是增大压强
C.其他条件不变,3min时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D.增加气体D的浓度,A的反应速率随之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有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在控制两容器的温度相同且恒定的情况下进行反应:2A(g)+B(g)?xC(g),
①向甲中通入4molA、2molB,达平衡时测得其中C的体积分数为40%;
②向乙中通入1molA、0.5molB和3molC,平衡时测得C的体积分数为W%.
试回答:(1)甲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为40%;
(2)若乙W%=40%,且建立平衡的过程中乙压强有变化,则x=2,乙中建立平衡时压强的变化为递增(填“递增”或“递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 (g)△H<0,CO和H2O浓度变化如图.
t℃时物质浓度(mol•L-1)的变化:
时间(min)COH2OCO2H2
00.2000.30000
20.1380.2380.0620.062
3c1c2c3c3
4c1c2c3c3
50.1160.2160.084
60.0960.2660.104
(1)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03mol•L-1•min-1
(2)850℃时,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若保持温度、体积不变,起始时CO和H2O的浓度均为0.2mol•L-1,则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50%.在850℃时,若上述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为C(CO)=0.07mol•L-1C(H2O)=0.17mol•L-1C( CO2)=0.13mol•L-1C(H2)=0.13mol•L-1,则此时该反应向逆方向移动.
(3)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表.
①表中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c 1数值大于0.08mol•L-1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应在4min~5min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d (单选),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a (单选)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答问题:
(1)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应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725.76 kJ•mol-1
(2)已知下列各物质的键能:N≡N 946kJ/mol、H-H 436kJ/mol、N-H 391kJ/mol,写出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H=-92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已知Mg(OH)2的溶解度大于Fe(OH)3的溶解度.要除去混在MgCl2溶液中的FeCl3,可以边搅拌边加入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  )
A.Na2CO3B.NaOHC.Mg(OH)2D.N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CaCO3+2H+=Ca2++CO2↑+H2OB.2Fe2++Cl2=2Fe3++2Cl-
C.HCO3-+H+=CO2↑+H2OD.H++OH-=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