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 |
B. | 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别溶液和胶体 | |
C. | 向煮沸的1 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 |
D. | 向混有碳酸钾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除去其中的碳酸钾 |
分析 A.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
B.丁达尔效应为胶体特有的性质;
C.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
D.加入适量的稀硫酸,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新杂质硫酸钾.
解答 解:A.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应选苯或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故A错误;
B.丁达尔效应为胶体特有的性质,则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别溶液和胶体,故B正确;
C.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制备胶体,应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故C错误;
D.加入适量的稀硫酸,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新杂质硫酸钾,应加盐酸除杂,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相关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②③ | D. | 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发生了如下反应:CH3COO-+H2OCH3COOH+OH-,使得溶液中的c(OH-)>c(H+) | |
B. | 在常温下,10mL 0.02 mol/L盐酸与10 mL 0.02 mol/L 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 mL,则溶液的pH=12 | |
C. | 在0.1mol/L NH4Cl溶液中:c(H+)+c(NH4+)═c(Cl-)+c(OH-) | |
D. | 5mL 1mol/L CH3COONa溶液与5 mL 1 mol/L盐酸混合液中c(Cl-)>c(Na+)>c(H+)>c(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I沸点比HBr的沸点低 | |
B. | 用X射线衍射实验的方法,可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 | |
C. | CH3CH2CH2CH3分子中有两个手性碳原子 | |
D. | 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故HF比HCl稳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NaOH溶液 | 银氨溶液 | 新制Cu(OH)2 | 金属钠 | |
A | 发生水解 | 无银镜反应 | 不反应 | 不反应 |
B | 发生中和反应 | 无银镜反应 | 溶解 | 放出H2 |
C | 不反应 | 有银镜反应 | 有红色沉淀 | 放出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SO2>I->Fe2+>Br- | B. | Br->Fe2+>SO2>I- | C. | Fe2+>I->Br->SO2 | D. | I->Fe2+>Br->S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只有①② | B. | 只有④ | C. | 只有③④ | D. | 只有①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8 | B. | 60 | C. | 2(100-m) | D. | 无正确选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