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
D.常温下,将1mL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l00mL,测得其pH<5

分析 平衡移动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平衡移动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不适用平衡移动原理.

解答 解:A、加压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平衡向生成四氧化二氮的方向移动,故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但仍比原来的颜色深,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A不符合;
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是铁的吸氧腐蚀,原电池反应,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故B符合;
C、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高温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不利于提高产物氨气的产率,能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故C不符合;
D、将1mL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l00mL,促进醋酸的电离,所以测得其pH<5,能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故D不符合;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勒夏特例原理应用的有关判断,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需要明确的应注意区别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的应用范围,并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随着人类对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视,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恒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150kJ.
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O2(g)+3H2(g)?CH3OH(g)+H2O(g)△H=-200kJ/mol;
②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225mol/(L•min).
③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
④可以证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bc;
a.2个O-H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b.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正反应速率v(H2)=0.6mol/(L•min),逆反应速率v(CO2)=0.2mol/(L•min)    
d.密度保持不变
⑤下列措施中能使$\frac{n(C{H}_{3}OH)}{n(C{O}_{2})}$增大的是CD.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2)在载人航天器的生态系统中,不仅要求分离去除CO2,还要求提供充足的O2.某种电化学装置可实现如下转化:2CO2$\frac{\underline{\;电解\;}}{\;}$2CO+O2,CO可用作燃料.已知该反应的阳极反应为:4OH--4e-═O2↑+2H2O则阴极反应式为:2CO2+4e-+2H2O=2CO+4OH-.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2C+O2(△H>0、△S<0)来消除CO的污染.请你判断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不可行,该反应是一个焓增、熵减的反应,任何情况下不能自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硫酸时,下列操作使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
A.用敞开放置久了的浓硫酸进行配制B.量取浓硫酸仰视刻度线
C.配制过程中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D.配制前,容量瓶有少许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CO和H2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可以制得G,有机玻璃可按下列路线合成:

(1)A、E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2=CHCH3
(2)B→C、E→F的反应类型分别为:水解或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D
G+F→H
(4)要检验B中的Br元素,可用的操作和现象为取少量B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若产生浅黄色沉淀,则证明有Br元素.
(5)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H的同分异构体①有一个支链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③跟NaHCO3反应生成CO2(CH32C=CHCOOH,CH2=C(CH3)CH2COOH.(只要求写出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将4.6g钠投入水中充分反应,再向反应所得溶液中加入6mol/LAlCl3溶液10mL,求:
(1)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2)反应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将0.1mol某烃的衍生物与标准状况下4.48L氧气混合密闭于一容器中,点火后发生不完全燃烧,得到CO2、CO和H2O的气态混合物.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时,浓硫酸质量增加了3.6g,通过澄清石灰水时,可得到沉淀10g   (干燥后称量).剩余气体与灼热的氧化铁充分反应后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又得到20g固体物质(干燥后).求:
(1)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2)该有机物可与醇发生酯化反应,且可使溴水褪色,写出有机物的结构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欲配制1.00mol/L的NaCl溶液8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选用100mL容量瓶
B.配置之前容量瓶中残留的蒸馏水会导致浓度偏高
C.定容时腐蚀刻度会导致浓度偏低
D.摇匀、静置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氮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如NH3、N2H4、HCN、NH4NO3等.
(1)已知:N2(g)+2H2(g)═N2H4(l)△H=+50.6kJ•mol-1
2H2(g)+O2(g)═2H2O(l)△H=-571.6kJ•mol-1
则①N2H4(l)+O2(g)═N2(g)+2H2O(l)△H=-622.2kJ•mol-1
②N2(g)+2H2(g)═N2H4(l) 不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H>0,△S<0.
③用次氯酸钠氧化氨,可以得到N2H4的稀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ClO+2NH3═N2H4+NaCl+H2O.
(2)采矿废液中的CN- 可用H2O2处理.已知:H2SO4═H++HSO4-; HSO4-?H++SO42-
用铂电极电解硫酸氢钾溶液,在阳极上生成S2O82-,S2O82-水解可以得到H2O2.写出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2HSO4--2e-═S2O82-+2H+
(3)氧化镁处理含NH4+的废水会发生如下反应:
MgO+H2O?Mg(OH)2       Mg(OH)2+2NH4+?Mg2++2NH3•H2O.
①温度对氮处理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在25℃前,升高温度氮去除率增大的原因是升高温度NH3的溶解度降低,有利于NH3的逸出.
②剩余的氧化镁,不会对废水形成二次污染,理由是氧化镁难溶于水中,以沉淀的形式排出,因此不会形成二次污染.
(4)滴定法测废水中的氨氮含量(氨氮以游离氨或铵盐形式存在于水中)步骤如下:①取10mL废水水样于蒸馏烧瓶中,再加蒸馏水至总体积为175mL②先将水样调至中性,再加入氧化镁使水样呈微碱性,加热③用25mL硼酸吸收蒸馏出的氨[2NH3+4H3BO3═(NH42B4O7+5H2O]④将吸收液移至锥形瓶中,加入2滴指示剂,用c mol•L-1的硫酸滴定至终点[(NH42B4O7+H2SO4+5H2O═(NH42SO4+4H3BO3],记录消耗的体积V mL.则水样中氮的含量是2800cVmg•L-1(用含c、V的表达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中电极a、b分别为Ag电极和Pt电极,电极c、d都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在c、d两极上共收集到 336mL (标准状态)气体.回答:
(1)直流电源中,M为正极.
(2)Pt电极上生成的物质是Ag,其质量为2.16g.
(3)电源输出的电子,其物质的量与电极b、c、d分别生成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frac{1}{2}$:1.
(4)AgNO3溶液的浓度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AgNO3溶液的pH不变,
(5)若硫酸的质量分数由5.00%变为5.02%,则原有5.00%的硫酸45.1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