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I、碱式碳酸铜的成分有多种,其化学式一般可表示为xCu(OH)2?yCuCO3.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碱式碳酸铜样品的化学式,采用了热分解测固体质量的方法.
(1)该方法用到的仪器有天平(带砝码)、干燥器、坩埚、三角架、泥三角、酒精灯外,还有两种金属用具是:
 

(2)在该实验中至少要称量
 
次.
(3)实验测得坩埚的质量为13.10g、坩埚和样品的质量为18.52g、加热并冷却后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为l7.10g,该样品组成的化学式为
 
.若实验中未使用干燥器,则测定的x/y的比值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II、另一实验小组认为,用下列仪器组.装成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通过测定A、B装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也可以计算碱式碳酸铜样品的组成.

(4)按气流从左到右,装置接口的链接顺序为:
 

(5)组装好装置加试剂之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右端连上导管并插入水中,加热之前的操作是: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
 

(6)实验过程中需要两次通入空气,第二次通入空气的作用是:
 
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专题:实验探究和数据处理题
分析:I、(1)根据加热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则需要坩埚钳,而取用块状固体时需要用镊子;
(2)根据实验原理分析,需要称量的有1、未加热前坩埚的质量m1;2、未加热前坩埚和碱式碳酸铜的质量m2;3、加热后待坩埚在干燥器中冷却后,坩埚和氧化铜的总质量m3;4、再加热氧化铜,再次称量坩埚和氧化铜的总质量m4,若m3=m4,或其误差不超过0.1g则不用继续称量,反之则一直称到两次称量结果如上述情况为止.
(3)xCu(OH)2=xCuO+xH2O
y CuCO3=yCuO+yCO2
碱式碳酸铜质量:18.52-13.10=5.42g
H2O和CO2的总质量:18.52-17.10=1.42g
即:18x+44y=1.42
剩余固体(即氧化铜)质量:17.10-13.10=4g
即:80(x+y)=4
两式联立:x=0.03 y=0.02
所以,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3Cu(OH)2?2CuCO3
若实验未使用干燥器,则会受到空气中水分的干扰,无法完全除去H2O,但计算时还是按照出完水蒸气的思路计算,则所得的x/y值将偏大;
II、根据实验原理,分别通过测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来计算碱式碳酸铜样品的组成;关键是使生成的气体能被完全吸收,所以开头先用除去水和二氧化碳的空气来将装置中的气体排出,最后还要通除去水和二氧化碳的空气将残留在装置中的气体吹出使之被完全吸收;因为碱石灰不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还可以吸收水蒸气,气体的吸收应该先是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再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根据加热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则需要坩埚钳,而取用块状固体时需要用镊子;故答案为:镊子、坩埚钳;
(2)根据实验原理分析,需要称量的有1、未加热前坩埚的质量m1;2、未加热前坩埚和碱式碳酸铜的质量m2;3、加热后待坩埚在干燥器中冷却后,坩埚和氧化铜的总质量m3;4、再加热氧化铜,再次称量坩埚和氧化铜的总质量m4,若m3=m4,或其误差不超过0.1g则不用继续称量,反之则一直称到两次称量结果如上述情况为止,所以至少要称量4次;故答案为:4;
(3)根据加热分解得xCu(OH)2=xCuO+xH2O
                  y CuCO3=yCuO+yCO2
碱式碳酸铜质量:18.52-13.10=5.42g
H2O和CO2的总质量:18.52-17.10=1.42g
即:18x+44y=1.42
剩余固体(即氧化铜)质量:5.42-1.42=4g
即:80(x+y)=4
两式联立:x=0.03 y=0.02
所以,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3Cu(OH)2?2CuCO3
若实验未使用干燥器,则会受到空气中水分的干扰,无法完全除去H2O,但计算时还是按照出完水蒸气的思路计算,则所得的x/y值将偏大;故答案为:3Cu(OH)2?2CuCO3;偏大;
II、根据实验原理,分别通过测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来计算碱式碳酸铜样品的组成;关键是使生成的气体能被完全吸收,所以开头先用除去水和二氧化碳的空气来将装置中的气体排出,最后还要通除去水和二氧化碳的空气将残留在装置中的气体吹出使之被完全吸收;因为碱石灰不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还可以吸收水蒸气,气体的吸收应该先是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再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
(4)根据以上分析,按气流从左到右,装置接口的链接顺序为adebcf,故答案为:adebcf;
(5)根据以上分析,加热之前应先用除去水和二氧化碳的空气来将装置中的气体排出,所以操作为关闭K1、K2,打开K3;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加热导管末端有气泡生成,冷却导管有一小段水柱倒吸;故答案为:关闭K1、K2,打开K3;加热导管末端有气泡生成,冷却导管有一小段水柱倒吸;
(6)根据以上分析,第二次通入空气的作用是将残留在装置中的气体吹出使之被完全吸收,并防止倒吸;故答案为:将残留在装置中的气体吹出使之被完全吸收,并防止倒吸;
点评:本题考查碱式碳酸铜样品的化学式的测定及实验,熟悉装置及装置中每部分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低温蒸发所得溶液得到的固体可能是(  )
①Na2CO3   ②NaHCO3    ③NaOH和Na2CO3混合物    ④NaOH和NaHCO3混合物        ⑤Na2CO3和NaHCO3混合物.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947年,研制出第二代聚硫橡胶、高氯酸铵(NH4C1O4)、铝粉复合推进剂.高氯酸铵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  )
A、氧化钙,洁净的雨水
B、氢氧化钾,含铜80%的氧化铜
C、澄清的石灰水,粗盐
D、红磷,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电解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阳极
C、阴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D、参与电解的阳离子移向阴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A、B、C、D、E、F、G七种位于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元  素性  质
A一种核素的原子核内不含中子
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运动状态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可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
D单质之一为淡蓝色气体,可阻挡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
E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三
F周期表中位于短周期,基态原子M层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
G该元素的一种氧化物M可用作油漆颜料,与E的单质反应可应用于焊接钢轨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元素C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图:
 
;D、E、F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2)FD2中F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分子空间构型为
 
;FD2易溶于水的原因可能是:
 
(填入序号).①FD2与水极性相同  ②FD2可以与水反应
(3)由B元素形成的某种单质作电极,插入碱液中构成BA2D2的燃料电池,则该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4)化合物BA2D2蒸气293K时,理论测算密度为1.9g?L-1,实际密度为2.5g?L-1的原因是
 

(5)有人推测化合物CA5的存在,该化合物中含有化学键的可能类型为:
 

(6)化合物M在碱性条件可用于制备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K2FeO4(高铁酸钾).补充完整并配平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KNO3+
 
 
=
 
K2FeO4+
 
KNO2+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NaHCO3溶液加水稀释,
c(Na+)
c(HCO3-)
的比值保持增大
②浓度均为0.1mol?L-1的Na2CO3、NaHCO3混合溶液:2c(Na+)═3[c(CO32-)+c(HCO3-)]
③在0.1mol?L-1氨水中滴加0.lmol?L-1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a,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OH-)=l0-amol?L-1
④向0.1mol/LNa2S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Na+)、c(SO32-)均增大
⑤在Na2S稀溶液中,c(H+)=c(OH-)+c(H2S)+c(HS)
A、①④B、②⑤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是
 

(2)D是常见的燃料,1克D在常温下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9.7kJ的热量,写出表示D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常把D设计成原电池,写出由D、空气、KOH形成原电池时的负极电极方程式
 

(3)B的分子式是
 
;A的结构简式是
 

(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 ②与B有相同官能团; ③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为测定一新配的稀盐酸的准确浓度.通常用纯净的Na2CO3(无水)配成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具体操作是:称取W克纯净无水Na2CO3装入锥形瓶中,加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在酸式滴定管中加入待测盐酸滴定.
(1)由于CO2溶在溶液中会影响pH值,为准确滴定,终点宜选在pH值4-5之间,那么在石蕊、甲基橙、酚酞三种指示剂中应选用
 
.当滴定至溶液由
 
色变为
 
时,即表示到达终点.
(2)若达到滴定终点时,中和W克Na2CO3消耗盐酸V毫升,则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mol/L.
(3)若所称取的Na2CO3不纯,则测得盐酸的浓度就不准确.现设盐酸的准确浓度为C1 mol/L,用不纯的Na2CO3标定而测得盐酸浓度为C2 mol/L.在下述情况下,C1与C2的关系是(填“>”或“<”或“=”):
①当Na2CO3中含有NaHCO3时,则C1
 
C2
②当Na2CO3中含有NaOH时,则C1
 
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