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原子结构模型演变过程中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 |
B. | 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了氯气,英国化学家戴维确认了氯气的性质 | |
C. | 英国化学家戴维首次在实验室制得了金属钠 | |
D. |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制取纯碱的方法 |
分析 A.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B.瑞典化学家舍勒首先发现并制得了氯气;
C.英国化学家戴维用通电分解法首先从苏打中制得一种金属;
D.应先通入氨气,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解答 解:A.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故A正确;
B.瑞典化学家舍勒首先发现并制得了氯气,英国化学家戴维确认了氯气的性质,故B正确;
C.英国化学家戴维用通电分解法首先从苏打中制得一种金属,并将其命名为“钠”,故C正确;
D.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应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史,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了解化学的发展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对阳极区溶液呈蓝色的正确解释是:2I--2e-=I2,碘遇淀粉变蓝 | |
B. | 对阳极区溶液呈蓝色的正确解释是:Cu-2e-=Cu2+,Cu2+显蓝色 | |
C. | 阴极区溶液呈红色的原因是:2H++2e-=H2↑,使阴极附近OH- 浓度增大,溶液显碱性,从而使酚酞变红 | |
D. | 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离子半径 | 电负性 | 熔点 | 酸性 |
O2-> Na+ | F>O | 金刚石> 晶体硅 | H2SO4<HCl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 |
B. | 1 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总数为9NA | |
C. | 0.5 mol1,3-丁二烯分子中含有C=C双键数为NA | |
D. | 标准状况下,11.2 L己烷所含分子数为0.5 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全部 | B. | (2)(3)(4) | C. | (1)(2)(3)(5) | D. | (2)(3)(4)(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只有碳的氧化物和水 | |
B. | 只有CO2和水 | |
C. | 可能有碳的氧化物、水及其他元素的化合物 | |
D. | 有CO、CO2、水及其他元素的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