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结构模型演变过程中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B.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了氯气,英国化学家戴维确认了氯气的性质
C.英国化学家戴维首次在实验室制得了金属钠
D.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制取纯碱的方法

分析 A.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B.瑞典化学家舍勒首先发现并制得了氯气;
C.英国化学家戴维用通电分解法首先从苏打中制得一种金属;
D.应先通入氨气,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解答 解:A.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故A正确;
B.瑞典化学家舍勒首先发现并制得了氯气,英国化学家戴维确认了氯气的性质,故B正确;
C.英国化学家戴维用通电分解法首先从苏打中制得一种金属,并将其命名为“钠”,故C正确;
D.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应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史,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了解化学的发展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目前城市空气质量恶化原因之一是机动车尾气和燃煤产生的烟气.NO和CO均为汽车尾气的成分,这两种气体在催化转换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NO(g)+2CO(g)$\stackrel{催化剂}{?}$2CO2(g)+N2(g)△H=-a kJ•mol-1在一定温度下,将2.0mol NO、2.4mol CO气体通入到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0~15min NO的平均速率v(NO)=0.0267mol/(L•min);CO的转化率为40.0%.
(2)1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若将此时得到的CO2气体用含有1.2mol KOH溶液吸收,则电解质溶液中c(CO${\;}_{3}^{2-}$)-c(HCO${\;}_{3}^{-}$)=2c(H+)-2c(OH-)+3c(H2CO3)(用粒子浓度符号表示).
(3)20min时,若改变某一反应条件,导致CO浓度增大,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ae(选填序号).
a.缩小容器体积   b.扩大容器体积   c.增加NO的量
d.降低温度     e.增加CO的量    f.使用催化剂
(4)若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变,20min时再向容器中充入CO、CO2各0.4mol,化学平衡将向左移动(选填“向左”、“向右”或“不”),重新达到平衡后,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139L/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CuI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可以由反应:2Cu2++4I-=2CuI↓+I2而得到.现以石墨为阴极,以Cu为阳极电解KI溶液,通电前向电解液中加入少量酚酞和淀粉溶液.电解开始不久,阴极区溶液呈红色,而阳极区溶液呈蓝色,同时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阳极区溶液呈蓝色的正确解释是:2I--2e-=I2,碘遇淀粉变蓝
B.对阳极区溶液呈蓝色的正确解释是:Cu-2e-=Cu2+,Cu2+显蓝色
C.阴极区溶液呈红色的原因是:2H++2e-=H2↑,使阴极附近OH- 浓度增大,溶液显碱性,从而使酚酞变红
D.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N、O、Si、S、Al、Fe、Cu是常见的七种元素.
(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IVA族.
(2)Cu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3)基态Fe原子有4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可用硫氰化钾检验Fe3+,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为血红色.
(4)用“>”或“<”填空:
离子半径电负性熔点酸性
O2->  Na+F>O金刚石> 晶体硅H2SO4<HClO4
(5)氢元素和上述非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H2O2 或N2H4(填化学式,任写一种).
(6)O和Cu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则铜离子的电荷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B.1 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总数为9NA
C.0.5 mol1,3-丁二烯分子中含有C=C双键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11.2 L己烷所含分子数为0.5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溶液导电都属于化学变化
(2)H2S水溶液是弱酸,HCl水溶液是强酸,可以验证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氯元素弱
(3)H2O、H2S、H2Se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所以熔沸点依次升高
(4)液态氟化氢中存在氢键,所以其分子比氯化氢更稳定
(5)都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能是共价化合物.
A.全部B.(2)(3)(4)C.(1)(2)(3)(5)D.(2)(3)(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碳的氧化物和水
B.只有CO2和水
C.可能有碳的氧化物、水及其他元素的化合物
D.有CO、CO2、水及其他元素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含有n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氯气,有x molCl2发生反应.
(1)当x≤$\frac{n}{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2)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时,x与n的关系是:2x=3n.
(3)当Fe2+和Br-同时被氧化时,x与n的关系是x>$\frac{n}{2}$.
(4)当x=n时,反应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为1.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