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室温下,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体积可以加和,则V(Ba(OH)2):V( NaHSO4)为( )

A.1:4 B.1:1 C.1:2 D.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12月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盐桥中的Cl-移向ZnSO4溶液

a极附近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粗铜的电极反应式为:

Cu2++2e-=Cu

正极反应式为:

O2+4e-+2H2O=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上二调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0.2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

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Fe、FeO、CuO、MnO2、KCl和K2CO3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X加入足量水中,得到不溶物Y和溶液Z;

②取少量Y加入足量浓盐酸,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并有少量红色不溶物;

③向Z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④用玻璃棒蘸取溶液Z于广泛pH试纸上,试纸呈蓝色。

分析以上实验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中一定不存在FeO B.不溶物Y中一定含有Fe和CuO

C.Z溶液中一定含有KCl和K2CO3 D.Y中不一定存在M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一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科大陈乾旺教授等人发明人工合成金刚石的新方法,其化学原理为:

该法比1955年人工首次制得金刚石的方法容易得多,其化学原理是:

以下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A.新法(1)利用的是化学变化,旧法(2)利用的是物理变化

B.在反应(1)中,利用了金属钠的还原性

C.在反应(1)中每生成12g金刚石需要消耗23g金属钠

D.在反应(1)和(2)中,金刚石都是还原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高二上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烧碱、冰醋酸、石墨均为电解质

B.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不是电解质

C.BaSO4虽然难溶于水,但属于强电解质

D.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浙江绍兴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2g NaHSO4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数为0.03 NA

B.标准状况下,22.4LSO3含有NA个分子

C.标准状况下,11.2 L Cl2通入足量的石灰乳中制备漂白粉,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D.60 g石英晶体中含有的Si-O键数目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安徽省高三上第四次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选项中,为完成相应实验,所用仪器、试剂及相关操作合理的是( )

A

B

C

D

稀释浓硫酸

测量Cl2的体积

过滤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盐酸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下列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相应推论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

结论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将燃烧的镁条放入CO2中能继续燃烧

还原性:Mg>C

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酸性:HCO3->Al(OH)3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需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非金属性:P>N

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酸性:H2CO3>H2SiO3

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