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和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0”点为什么不导电?
 

(2)a、b、c三点的c(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3)a、b、c三点中醋酸的电离度最大的一点事
 

(4)若使c点溶液中c(CH3COO-)增大,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是:
 

A、加热  B、加入锌粒  C、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D、加水.
考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1)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有关,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
(2)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越大,氢离子浓度越大;
(3)溶液越稀,越促进醋酸电离,酸的电离程度越大;
(4)要使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可以采用加热、加入含有醋酸根离子的物质、加入和氢离子反应的物质.
解答: 解:(1)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有关,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冰醋酸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冰醋酸不导电,
故答案为: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2)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越大,氢离子浓度越大,a、b、c三点的c(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a,b,
故答案为:c,a,b;
(3)溶液越稀,越促进醋酸电离,则溶液中酸的电离程度越大,所以醋酸的电离度最大的一点是c,
故答案为:c;
(4)要使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可以采用加热、加入含有醋酸根离子的物质、加入和氢离子反应的物质,
A.加热促进醋酸电离,则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故正确;
B.加入锌粒,和氢离子反应,促进醋酸电离,所以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故正确;
C.加NaOH固体,氢氧化钠和氢离子反应促进醋酸电离,所以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故正确;
D.加水稀释能促进醋酸电离,但醋酸根离子浓度减小,故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电解质的电离,题目难度中等,易错选项是D,加水稀释醋酸,能促进醋酸电离,但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增大的量远远小于水体积增大的量,所以醋酸根离子浓度减小,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硫酸的酸性
B、盐酸的挥发性
C、碳酸的不稳定性
D、氢气的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别用一种化学药品将下列溶液中混入的少量杂质除去(括号内为杂质)
物质 需加入的药品 离子方程式
CaCl2( CaCO3
 
 
FeSO4 (CuSO4
 
 
Cu(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年亚运会在我国广州成功举办,整个亚运会体现了环保理念.广州亚运会火炬“潮流”采用了丙烷(C3H8)作为燃料,燃烧后的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在298K时,1mol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2221.5k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又知在298K时C3H8(g)=C3H6(g)+H2(g)△H=124.2kJ?mol-1
H2(g)+0.5O2(g)=H2O(l)△H=-285.8kJ?mol-1,则1mol C3H6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所给信息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C和1mol水蒸气生成H2和CO时吸收131.5kJ.
 

(2)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水.已知室温下1g甲硅烷自燃放出热量44.6KJ,其热化学方程式是:
 

(3)已知:C(s)+O2(g)=CO2(g)△H=-393.5KJ/mol,CO(g)+
1
2
O2(g)=CO2(g)△H=-283.04KJ/mol
写出石墨燃烧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就有关物质的分离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A -11.5 198 1.11 A、B互溶,且均易溶于水
B 17.9 290 1.26
据此分析,将A和B相互分离的常用方法是: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Q、R、X、Y、Z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并具有以下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相关信息
Q Q的气态氢化物是一种10电子微粒,呈现碱性
R R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
X X与Y在同一周期,X是这一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Y Y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两倍
Z Z是一种副族的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26
(1)Z3+比Z2+更稳定的原因是
 

(2)R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要比与它同一主族的第三周期的元素高,试说明其原因
 

(3)X(g)═X+(g)+e-              I1(第一电离能)
    X+ (g)═X 2+(g)+e-           I2(第二电离能)
    X2+ (g)═X 3+(g)+e-        I3(第三电离能)
根据X基态原子的结构特点,判断I1、I2、I3的大小关系,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4)乙炔与氢氰酸反应可得丙烯腈(H2C=CH-C≡N).丙烯腈分子中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原子数目最多为
 

(5)根据VSEPR模型,H3O+的分子立体结构为:
 
.BF3的分子立体结构为:
 

(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HF>HCl>HBr>HI         B.微粒半径:K+>Na+>Mg2+>Al3+
C.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   D.第一电离能:Na<Mg<Al<Si
(7)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以下元素属于p区的是
 

   A.Fe            B.Mg           C.P          D.L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918年,Lewis提出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反应,只有少数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能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

(1)图I是HI分解反应中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
 

(选填“A”、“B”或“C”);
(1)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图Ⅱ是1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则可逆反应NO2(g)+CO(g)?CO2(g)+NO(g)△H中,△H=
 
KJ/mol;
(2)过渡态理论认为,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原因是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对大多数反应而言主要是通过改变过渡态而导致有效碰撞所需要的能量发生变化.
①在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
 
 (填“是”或“否”),
原因是
 

②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
 
,E2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大理石跟稀盐酸制二氧化碳:CO32-+2H+═H2O+CO2
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硫酸溶液:SO42-+Ba2+=BaSO4
C、硫酸溶液中加入Mg(OH)2:2H++Mg(OH)2═Mg2++2H2O
D、铁与稀盐酸反应:Fe+6H+═2Fe3++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