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屠呦呦女士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该技术应用了萃取原理 | |
B. | 油脂、淀粉、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都属于混合物,一定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 | |
C. | 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氯碱工业使用阳离子交换膜 | |
D. | 用氨水法处理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既可以除其污染,又可得到副产品硫酸铵 |
分析 A.青蒿素易溶于乙醚,利用了溶解度的不同;
B.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C.氯碱工业中氯离子放电,则阳离子需要移动到阴极;
D.氨水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
解答 解:A.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因青蒿素易溶于乙醚,不易溶于水,为萃取原理,故A正确;
B.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10000以上,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氯碱工业中氯离子放电,则需要阳离子交换膜使阳离子移动到阴极,故C正确;
D.氨水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用氨水法处理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既可消除其污染,又可得到副产品硫酸铵,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混合物分离提纯、化学反应原理及应用、物质性质及应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015年中国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屠呦呦女士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该技术应用了分馏原理 | |
B. |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 |
C. | 生物炼铜原理是利用某些具有特殊本领的细菌把不溶性的硫化铜转化为铜单质 | |
D. | 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制得反应物--超快正电子,正电子与负电子相遇就会湮灭并释放出极大的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A | 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 产生白色沉淀 | BaSO3难溶于水 |
B |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溴水 | 溶液褪色 | 苯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
C | 将铝热反应后的固体加入稀硫酸溶解,再加入KSCN | 溶液不变红 | 反应后固体无Fe2O3残余 |
D | 向盛少量Mg(OH)2固体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NH4Cl浓溶液,充分振荡 | 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 NH4+与Mg(OH)2电离出的OH-结合导致Mg(OH)2溶解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2O2与足量CO2反应,共生成0.2mo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 |
B. | 室温下,1L pH=12的Ba(OH)2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01NA | |
C. | 0.1 mol聚丙烯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A | |
D. | 含1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最多可形成胶体粒子数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Y的强 | |
B. | 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 | |
C. | ZY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氧化性、还原性 | |
D. | Z和钠形成的化合物Na2Z2中只有离子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元素是碳 | |
B. | 该冶炼锌的方法属于热还原法 | |
C. | 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 | |
D. | 冶炼Zn的反应方程式为ZnCO3+2C$\stackrel{△}{=}$Zn+3C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