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列有关反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能在常温下发生与该反应的△H值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B.中和热△H=-57.3 kJ•mol-1,所以1.00 L 1.00 mol•L-1 H2SO4与稀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放出57.3 kJ的热量
C.用等体积的0.50 mol•L-1盐酸、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会使测得的值偏大
D.在101 kPa时,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就是CH4的燃烧热

分析 A、化学反应是否能在常温下发生与物质的稳定性有关;
B、中和热是H+和OH-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1.00L 1.00mol•L-1H2SO4与稀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mol水;
C、中和热是H+和OH-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
D、根据燃烧热的概念: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分析.

解答 解:A、化学反应是否能在常温下发生与物质的稳定性有关,与该反应的△H值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故A正确;
B、中和热是H+和OH-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1.00L 1.00mol•L-1H2SO4与稀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mol水,所以放出的热量为57.3kJ×2,故B错误;
C、用等体积的0.50 mol•L-1盐酸、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中和热测定的实验,测得的值不变,故C错误;
D、根据燃烧热的概念: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水的状态应该为液态,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反应热的有关知识,注意对中和热和燃烧热的概念理解,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两层液体均从下口放出
C.蒸馏时,应将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D.称量NaOH固体时,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纸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的两种工艺流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流程甲所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Fe2O3+6H+═2Fe3++3H2O、MgO+2H+═Mg2++H2O.
(2)流程乙加入烧碱后Al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
(3)沉淀C的主要成分是Mg(OH)2、Fe(OH)3,除去沉淀C的操作是过滤.
(4)滤液D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aAlO2(填化学式);写出向滤液D中通入过量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2-+CO2+2H2O=Al(OH)3↓+HCO3-
(5)在流程中,选用CO2作酸化剂,能不能用盐酸代替CO2?其原因是不能;因为过量的盐酸与Al(OH)3反应生成AlCl3(或者AlO2-+4H+═Al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4HCl(浓)+MnO2 $\frac{\underline{\;\;△\;\;}}{\;}$Cl2↑+MnCl2+2H2O,
(1)反应物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价.
(2)在该氧化还原反应中,MnO2 做氧化剂,锰元素被还原.而HCl在反应中表现的性质包括酸性和还原性.
(3)若有6molCl2生成时,反应中转移12mol电子.
(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H++2Cl-+MnO2$\frac{\underline{\;\;△\;\;}}{\;}$Mn2++Cl2↑+2H2O,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22.4LO2中所含氧气分子计量为1摩尔
B.1mol氧含6.02×1023个O2
C.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某兴趣小组用0.50mol•L-1 KI、0.2%淀粉溶液、0.20mol•L-1 K2S2O8、0.10mol•L-1 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
S2O82-+2I-?2SO42-+I2(慢)         
I2+2S2O32-?2I-+S4O62-(快)
(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Na2S2O3 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
(2)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
实验序号体积V/mL
K2S2O8溶液KI溶液Na2S2O3溶液淀粉溶液
10.00.04.04.02.0
9.01.04.04.02.0
8.0Vx4.04.02.0
表中Vx=2.0 mL,理由是保证反应物K2S2O8浓度改变,而其他的条件不变,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质的植物油有难闻的气味,是因为植物油发生了酯化反应
B.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
C.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D.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用天平(用了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B.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C.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其主反应在450℃并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2SO2(g)+O2(g)$?_{加热}^{催化剂}$2SO3(g);△H=-190KJ•mol-1
(1)在一个固定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 SO2和0.10molO2,半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SO3 8g,则V(O2)=0.002mol•L-1•min-1,计算此时化学平衡常数K1=100.
(2)若温度不变,继续通入0.20mol SO2和0.10mol SO3,则平衡移动方向及原因是正反应方向移动,因为此时的浓度商为44.4,小于平衡常数,达平衡后,化学平衡常数为K2,则K1、K2之间的关系为=(填“>”、“<”或“=”).
(3)有两只密闭容器A和B,A能保持恒容,B能保持恒压.起始时向容积相等的A、B中分别通入体积比为2:1的等量的SO2和O2,使之发生反应.则(填>、=、<;左、右;增大、减小、不变).
①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t(A)<t(B)
②平衡时,SO2的转化率:a(A)<a (B)
③达到平衡时,在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Ar气.B中的化学平衡向左反应方向移动,A中的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