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同学认为,在水中加入H2SO4,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解释是加入H2SO4后c(H+)增大,平衡左移。乙同学认为,加入H2SO4后,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解释为加入H2SO4后,c(H+)浓度增大,H+与OH-中和,平衡右移。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并说明原因。水的电离平衡移动后,溶液中c(H+)·c(OH-)是增大还是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含有少量Na2SO4的NaOH样品中NaOH的含量进行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运用沉淀法测定样品中NaOH的含量。该同学选用的药品除样品外,还应有________;实验中应测定的数据有________。
(2)乙同学运用滴定法测定样品中NaOH的含量。
①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该样品5.000 0 g,全部溶于水配制成1 000.0 mL溶液。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所配溶液放在锥形瓶中,滴加几滴指示剂,待测。滴定管在使用前除洗涤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浓度为0.100 0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开始滴定前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③滴定过程中用pH计测定锥形瓶中溶液的pH,临近滴定终点时测定pH应每滴一滴测一次。
④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溶液的pH变化如下:
V(HCl)/mL | 0.00 | 12.00 | 18.00 | 22.00 | 23.00 | 23.96 | 24.00 | 24.04 | 25.00 | 26.00 | 30.00 |
pH | 13.1 | 12.6 | 12.2 | 11.7 | 11.4 | 9.9 | 7.0 | 4.0 | 2.7 | 2.4 | 1.9 |
请在坐标图中绘制出上述中和滴定的曲线。
⑤如表所示是几种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根据你所作的中和滴定曲线分析,上述中和滴定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
指示剂 | 变色范围(pH) | 颜色 | |
酸 | 碱 | ||
甲基橙 | 3.1~4.4 | 红 | 黄 |
石蕊 | 5.0~8.0 | 红 | 蓝 |
酚酞 | 8.2~10.0 | 无 | 红 |
⑥样品中,NaOH的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
答案 (1)MgCl2溶液 样品质量和加入足量MgCl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质量
(2)①检漏、润洗 ②调节盛标准液的滴定管的液面于“0”刻度或“0”刻度以下
④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⑤甲基橙或酚酞 ⑥9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第一电离能I1是指气态原子X(g)处于基态时,失去一个电子成为气态阳离子X+(g)所需的最低能量。下图是部分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曲线图(其中12号至17号元素的有关数据缺失)。
B.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数值表示,该数值称为电负性。一般认为:如果两个成键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原子之间通常形成离子键;如果两个成键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通常形成共价键。下表是某些元素的电负性值:
元素符号 | Li | Be | B | C | O | F | Na | Al | Si | P | S | Cl |
电负性值 | 1.0 | 1.5 | 2.0 | 2.5 | 3.5 | 4.0 | 0.9 | 1.5 | 1.8 | 2.1 | 2.5 | 3.0 |
(1)认真分析信息A图中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推断第三周期Na~Ar这几种元素中,Al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范围为______<Al<______(填元素符号)。
(2)从信息A图中分析可知,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3)信息A图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4)根据对角线规则,Be、A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性质相似,它们都具有________性,其中Be(OH)2显示这种性质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分析电负性值的变化规律,确定Mg元素的电负性值的最小范围________________。
(6)请归纳元素的电负性和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7)从电负性角度,判断AlCl3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说出理由并写出判断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基态Fe原子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可用硫氰化钾检验Fe3+,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1s、2s、3s、4s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子只能在电子云轮廓图中运动
B.能级不同,电子云轮廓图形状相同
C.轨道数目相同,电子云轮廓图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D.能层不同,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也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除0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族的族序数
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为18种元素
C.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
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除H外)的所有的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
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中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Ⅰ.NH4Al(SO4)2是食品加工中最为快捷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中;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条件下,0.1 mol·L-1NH4Al(SO4)2中c(NH)________(填“等于”、“大于”或“小于”)0.1 mol·L-1NH4HSO4中c(NH
)。
(2)如图1是0.1 mol·L-1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图像。
①其中符合0.1 mol·L-1NH4Al(SO4)2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填字母)。
②室温时,0.1 mol·L-1NH4Al(SO4)2中2c(SO)-c(NH
)-3c(Al3+)=________mol·L-1(填数值)。
(3)室温时,向100 mL 0.1 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pC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类似pH。如某溶液溶质的浓度为1×10-3mol·L-1,则该溶液中该溶质的pC=-lg10-3=3。已知H2CO3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O2+H2O??H2CO3、H2CO3??H++HCO、HCO
??H++CO
图3为H2CO3、HCO、CO
在加入强酸或强碱溶液后,达到平衡时溶液中三种成分的pCpH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pH=9时,H2CO3溶液中浓度最大的含碳元素的离子为______。
(2)pH<4时,溶液中H2CO3的pC总是约等于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M2CO3为难溶物,则其Ksp的表达式为______;现欲将某溶液中的M+以碳酸盐(Ksp=1×10-12)的形式沉淀完全,则最后溶液中的CO的pC最大值为______(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时,沉淀完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