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如下:2NO(g)+2CO(g)$\stackrel{催化剂}{?}$2CO2(g)+N2(g)△H<0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时间(s)012345
c(NO)
(mol/L)
1.00×10-34.50×10-42.50×10-41.50×10-41.00×10-41.00×10-4
c(CO)
(mol/L)
3.60×10-33.05×10-32.85×10-32.75×10-32.70×10-32.70×10-3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N2)=1.875×10-4mol/(L•s),CO的平衡转化率为25%.(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K=$\frac{{c}^{2}(C{O}_{2}).c({N}_{2})}{{c}^{2}(NO).{c}^{2}(CO)}$.
(3)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CD.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D.缩小容器的体积
(4)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实验
编号
T(℃)NO初始浓度
(mol/L)
CO初始浓度
(mol/L)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2801.20×10-35.80×10-382
2801.20×10-35.80×10-3124
3501.20×10-35.80×10-3124
①以上三组实验的实验目的是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第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

分析 (1)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CO)=$\frac{(3.60-2.85)×1{0}^{-3}mol/L}{2s}$=0.375mol/(L.s),根据同一段时间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计算υ(N2);
参加反应的c(CO)=(3.60-2.70)×10-3mol/L,CO转化率=$\frac{参加反应的c(CO)}{反应初始c(CO)}$×100%;
(2)化学平衡常数K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
(3)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增大压强、降低温度、增大NO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都能增大CO转化率;
(4)①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Ⅰ、Ⅱ研究的是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速率的影响,Ⅱ、Ⅲ的催化剂比表面积相同,研究的是温度对速率的影响,Ⅰ、Ⅲ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不同,温度不同,研究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绘图时,要注意达平衡的时间、平衡浓度的相对大小:Ⅱ与Ⅰ温度相同,平衡不移动,平衡浓度相同,但Ⅱ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大,达平衡时间短;
Ⅲ与Ⅱ的催化剂比表面积相同,Ⅲ温度高,温度升高,不仅达平衡时间缩短,平衡向左移动,使NO的平衡浓度也增大.

解答 解:(1)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CO)=$\frac{(3.60-2.85)×1{0}^{-3}mol/L}{2s}$=0.375 mol/(L.s),根据同一段时间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得υ(N2)=$\frac{1}{2}$υ(CO)=$\frac{1}{2}$×0.375 mol/(L.s)=1.875×10-4mol/(L•s),
参加反应的c(CO)=(3.60-2.70)×10-3mol/L,CO转化率=$\frac{参加反应的c(CO)}{反应初始c(CO)}$×100%=$\frac{(3.60-2.70)×1{0}^{-3}mol/L}{3.60×1{0}^{-3}mol/L}×100%$=25%;
故答案为:1.875×10-4mol/(L•s);25%;
(2)化学平衡常数K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则K=$\frac{{c}^{2}(C{O}_{2}).c({N}_{2})}{{c}^{2}(NO).{c}^{2}(CO)}$,
故答案为:K=$\frac{{c}^{2}(C{O}_{2}).c({N}_{2})}{{c}^{2}(NO).{c}^{2}(CO)}$;
(3)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则不能提高CO转化率,故A错误;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降低CO转化率,故B错误;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提高CO转化率,故C正确;
D.缩小容器的体积,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提高CO转化率,故D正确;
故选CD;
(4)①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Ⅰ、Ⅱ研究的是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速率的影响,Ⅱ、Ⅲ的催化剂比表面积相同,研究的是温度对速率的影响,Ⅰ、Ⅲ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不同,温度不同,研究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目的是: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故答案为: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②Ⅱ与Ⅰ温度相同,平衡不移动,平衡浓度相同,但Ⅱ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大,达平衡时间短,
Ⅲ与Ⅱ的催化剂比表面积相同,Ⅲ温度高,温度升高,不仅达平衡时间缩短,平衡向左移动,使NO的平衡浓度也增大,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常数、平衡移动影响因素、影响速率因素探究实验等,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计算能力,(4)中注意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某气态氧化物化学式为RO2,在标准状况下,1.28 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 mL,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64g•mol-1,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2)已知CO、CO2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5 g,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8 L,则可推知该混合气体中含CO4.2 g,所含C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 L.
(3)将4 g NaOH溶于180g水中,才能使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
(4)同温同压下SO2 与He密度之比为16:1,若质量相等,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选择下列一种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  B.升华  C.结晶   D.分液   E.蒸馏   F.过滤
(1)从溴水中提取溴A;
(2)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C;
(3)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D;
(4)分离晶体碘和铁屑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
(1)写出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2OH-+Cu2++SO42-=Cu(OH)2↓+BaSO4
(2)写出CO32-+2H +=H2O+CO2 对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三写出与下列离子方程式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只需写一个化学方程式即可)
(1)Cu2++2OH-=Cu(OH)2↓CuSO4+2NaOH=Cu(OH)2↓+Na2SO4
(2)H++OH-=H2OHCl+NaOH=NaCl+H2O
(3)HCO3-+H+=CO2↑+H2ONaHCO3+HCl=CO2↑+H2O+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已知将盐酸滴入高锰酸钾溶液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而溶液的紫红色褪去,发生的反应:2MnO4-+16H++10Cl-═2Mn2++5Cl2↑+8H2O.现有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已知反应
物和生成物有KCl、H2SO4、KMnO4、MnSO4、H2O、K2SO4、Cl2
(1)已知该反应中,KMnO4得到电子,写出一个包含上述七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2KMnO4+10KCl+8H2SO4(浓)═2MnSO4+6K2SO4+5Cl2↑+8H2O;
(2)上述反应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5电子
(3)如果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NaBiO3,溶液又变回紫红色,请判断下列正确的是A
A.氧化性:BiO3->MnO4->Cl2              B.氧化性:BiO3->Cl2>MnO4-
C.氧化性:MnO4->BiO3->Cl2     D.氧化性:Cl2>MnO4->B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
(1)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H2CrO4,还原产物是Cr(OH)3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H2O2+2H2CrO4=3O2↑+2Cr(OH)3+2H2O.
(3)如反应转移了0.6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B.次氯酸钠的结构式:H-Cl-OC
C.氯化铵的电子式:D.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1)11P+15CuSO4+24H2O=6H3PO4+15H2SO4+5Cu3P(反应中Cu3P中的P为负三价) 11molP中被P氧化的P是6mol.
(2)向含有1mol FeCl2的溶液中通入0.2mol Cl2,再加入含0.1mol X2O72-的酸性溶液,使溶液中Fe2+全部恰好被氧化,并使X2O72-被还原为Xn+,则n值为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