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除0族元素外,非金属元素全部都是主族元素
B.第3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C.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5
D.同族上下相邻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32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硫酸渣是用黄铁矿制造硫酸过程中排出的废渣,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约45%)、Fe2O3(约40%)、Al2O3(约10%)和MgO(约5%)。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分离样品中各种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溶液B的溶质是 。
(2)参照以下框图形式进一步完成“溶液C”到“Al2O3”的流程(注明试剂、条件和操作) 。
(3)为了分析某硫酸渣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硫酸渣预处理,把铁元素还原成Fe2+,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写出反应的离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模拟工业流程从浓缩的海水中提取液溴,查阅资料知: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设计了如下操作步骤及主要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
①连接A与B,关闭活塞b、d,打开活塞a、c,向A中缓慢通入至反应结束;
②关闭a、c,打开b、d,向A中鼓入足量热空气;
③进行步骤②的同时,向B中通入足量SO2:
④关闭b,打开a,再通过A向B中缓慢通入足量Cl2;
⑤将B中所得液体进行蒸馏,收集液溴。
请回答:
(1)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鼓入热空气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中尾气可用 (填选项字母)吸收处理。
a.水 b.浓硫酸 c.NaOH溶液 d.饱和NaCI溶液
(5)步骤⑤中,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蒸馏,收集液溴,将装置图中缺少的必要仪器补画出来。
(6)若直接连接A与C,进行步骤①和②,充分反应后,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硫酸,再经步骤⑤,也能制得液溴。滴加稀硫酸之前,C中反应生成了NaBrO3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7)与B装置相比,采用C装置的优点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元素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单质2.8 g与氧气充分作用,可得到6 g化合物XO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
A.第3周期 B.第2周期
C.第ⅣA族 D.第ⅤA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些有机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所需的其他无机物或生成的无机物已略去)。已知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E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已知:乙醛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被氧化为乙酸。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中官能团(决定化合物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的名称: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D: ;
②C+E→F: ;
③F→C+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Q、R、T、M、W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M的原子序数是R的原子序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Q)>r(R)>r(T)>r(M)>r(W)
B.Q、W的单核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C.五种元素均能形成氢化物
D.W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最强,说明W的非金属性在五种元素中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混合气体先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再通过灼热的CuO粉末,黑色粉末变为红色;最后将剩余气体点燃,火焰为淡蓝色,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原混合气体是 ( )
A.水煤气 B.液化石油气
C.石油裂解气 D.焦炉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B.石油产品都可发生加成反应
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D.煤就是碳,属于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